鄭培凱:讀《項羽本紀》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pplement/apple/art/20120506/16310926
浙江大學的同學組織了讀經班,經常舉辦經典會讀,只要有學者來講學,就邀請來領讀經典。說起讀經班,就不禁想到我在台灣讀大學時,那是六十年代,同學也組 織讀經班,讀的是基督教的《聖經》,有些工學院的同學十分熱衷,說參加讀經的女生不但漂亮時髦,而且性格賢淑,適合當賢妻良母的。一來二去,也的確成就了 不少姻緣。不過,浙江大學的讀經班,讀的卻不是西方的《聖經》,而是儒家經典,《四書》、《五經》之類,不曉得是否聆聽了男女授受不親的古訓,也能超越古 代禮教的藩籬,與時俱進。
同學要我選題,決定這次會讀的經典。我想讓他們讀點有趣的材料,擴大眼界,多瞭解古代歷史的現實,也看看司馬遷文章的磅礡氣勢,就選了《史記》中的《項羽 本紀》。同學們經過討論,覺得《史記》不是正宗儒家經典,《項羽本紀》篇幅又太長,一個早上讀不完,問我可不可以換成《禮記》的《禮運》篇?我說還是讀讀 《史記》吧,我們在台大讀書時,老校長傅斯年就規定,大一國文就是《史記》,要整整讀一個學期呢。會讀《項羽本紀》全篇,時間是稍微長一點,我們就選讀, 跳過一些章節,集中在項羽出身背景、鉅鹿之戰、鴻門宴、垓下之戰這些精彩段落,以窺司馬遷究竟是如何書寫歷史,我們應該如何讀史,以及如何去想像與相信歷 史。
《項羽本紀》一開頭,交代項羽的出身,乍看似乎枯燥,像流水帳,說「項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時,年二十四。其季父項梁,梁父即楚將項 燕,為秦將王翦所戮者也。項氏世世為楚將,封于項,故姓項氏。」仔細讀讀,你就發現,事實交代得清清楚楚,條理分明,沒有一句廢話,而且設下許多伏筆,讀 到後面就會一一醒悟,原來這段文字居然隱藏了這麼多提示。
舉個最不起眼的例子,比如,說項羽是下相人,也就是今天徐州(古稱彭城)南邊宿遷一帶的 人,戰國時期屬於楚國。點明了他的籍貫,做甚麼呢?與歷史敘述與書寫,即古人所謂的史家筆法,有甚麼關係呢?關係可大了。項羽以復興楚國為志業,畢生奮 戰,多半是環繞着彭城這一帶向外拓展。鴻門宴之後,引兵屠咸陽、殺子嬰、焚燒秦宮室,「收其貨寶婦女而東」,上哪裏去呢?回到家鄉彭城建都去了,自封西楚 霸王。有人勸他,關中地勢險要,土地肥沃,是建都的好地方,項羽是怎麼回答的?他說,「富貴不歸故鄉,如衣繡夜行,誰知之者?」勸說他的人,不禁感歎項羽 沒有大志,是「沐猴而冠」,傳到項羽耳裏,居然遭到烹殺的下場。凌稚隆的《史記評林》就批評項羽,「從來無統一天下之志。既滅咸陽,而都彭城;既復彭城, 而割滎陽;既割鴻溝,而思東歸。殊欲按兵休甲,宛然圖伯(霸)籌畫耳。豈如高祖規模宏遠,天下不歸於一不止哉?」換做現代講史的名嘴,在電視上開講,恐怕 就要抓住這一點,批評項羽的狹隘鄉土意識,說他泥巴氣太重,只想着徐州的「老婆兒子熱炕頭」,不能放眼天下,難成大事。
《本紀》接着說,項羽造反起事的時候,「年二十四」。說這個年紀,除了點出他年輕,還有甚麼深意嗎?當然有用意。項羽年少氣盛,雖然武功蓋世,可稱萬人 敵,畢竟人生歷驗有限。他在鉅鹿一戰,帶領楚軍,破釜沉舟,大破秦軍,揚名立萬的時候,不過二十五歲上下。在鴻門擺宴,劉邦前來謝罪之時,也才二十六歲, 已是雄霸天下,不可一世了。瀧川資言在他的《史記會注考證》中特別指出,「項羽楚人,既失其祖,又失其季父,怨秦入骨。其入咸陽,猶伍子胥入郢,殺王屠民 燒宮殿以快其心者,謂之無深謀遠慮可也,謂之殘虐非道者,未解重瞳子(項羽)心事。又,此時沛公(劉邦)年已五十,思慮既熟;項羽年二十加六,血氣方剛。 彼接物周匝縝密,不敢妄動;此當事真摯勇決,任意徑行,是二人成敗之所以分也。」我們還會讀到,項羽垓下兵敗,自刎烏江的時候,年紀才三十一歲。算起來, 從他跟着叔叔項梁起兵,縱橫天下,指揮群倫,到兵敗身死,也不過七年時間,真是來似流星去如隕石,照亮了群雄爭霸的長空,在後代的歷史想像中留下了無盡的 感懷。李清照有詩《項羽》:「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他活得轟轟烈烈,如烈日當空,卻突然烏雲密佈,遮天蓋日,雷電交加,風 狂雨暴,中道崩殂。明明已經雄霸天下,卻糊裏糊塗向着死亡的深淵奮進,難怪留給後人無限感歎。
瀧川說到項羽「既失其祖,又失其季父,怨秦入骨」,在《項羽本紀》開頭,就表述得很清楚,而且還強調了項氏世代為楚將,並有封地。透露出的消息就是,項羽 對楚國感情深厚,對秦朝懷有深仇大恨,其來有自。不過,我對於瀧川的解釋,說項羽因為國仇家恨而怨恨秦朝,所以屠城咸陽,燒毀宮殿,只能算是「無深謀遠 慮」,不能稱之「殘虐非道」,卻不敢苟同。我們看看項羽的事迹,就會發現,項羽殺人如麻,根本不拿人命當回事,其殘虐絕不下於秦王,而且還親力親為,殺得 來勁。他跟項梁起事之初,就先殺會稽守,又擊殺數十百人,之後趁勢招募了八千江東子弟兵。他進攻襄城,襄城堅守不下,等到攻下時,就「皆坑之」。項梁派劉 邦和項羽去攻打城陽,又屠城。項梁死後,宋義拜為上將軍,項羽不服,就在軍營中斬了宋義的頭,奪取軍權。之後秦軍大將章邯來降,項羽覺得秦國降兵不服, 「夜擊坑秦卒二十餘萬人」。鴻門宴後,「項羽引兵西屠咸陽,殺秦降王子嬰」,之後又派人殺楚懷王。可以看出,項羽行兵,一向是恣意胡為,不是斬殺,就是屠 城,殘暴無比。楊維楨就說過,「孟子云,『為天下驅民者,桀與紂也。』籍亦為漢驅者耳,其能與漢爭天下哉?跡其驃悍滑賊之性,嗜殺如嗜食,……此真天下之 桀也。項欲舉大事,霸西楚,其可得乎?」楊維楨點出項羽性格中的橫暴,視人命如草芥,是天生的殺人魔王,「嗜殺如嗜食」,像流着饞涎的鱷魚,凶惡無比,點 到了關鍵要害,比瀧川看得深刻。
《項羽本紀》接着敘述項羽的少年時期,描繪出身將門的性格與脾氣,也極為生動:「項籍少時,學書不成,去,學劍,又不成。項梁怒之。籍曰,『書,足以記名 姓而已;劍,一人敵,不足學;學萬人敵。』於是項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學。」雖然寫的是少年時期,但是顯露了項羽學任何事情都不徹 底,全憑匹夫之勇,意氣用事。不過,項羽也因其粗豪直率,不像劉邦那樣機謀譎詐,而引人同情。即使司馬遷在全篇的結尾,以史家客觀論斷批評項羽,「自矜功 伐,奮其私智都多少透露出而不師古」,卻也花了無限筆墨,極力刻畫項羽的英雄個性,讓我們看到一個青年豪傑好漢的身影,揮舞着劍戟戈矛,叱咤在江海之間, 有時「言語嘔嘔」,有時「喑噁叱咤」,有時「恭敬慈愛」,有時「驃悍滑賊」,有時「愛人禮士」,有時「妒賢嫉能」,似乎一切都恣意率性,像叢莽中的獅子, 只管眼前,不顧後果。
錢鍾書在《管錐編》中稱讚司馬遷的文章,特別舉出項羽形象的刻畫,錯綜複雜,充滿了人格內在的矛盾,「皆若相反相違,而既具 在羽一人之身,有似兩手分書,一喉異曲,則又莫不同條共貫。」我倒是覺得,錢鍾書以文體的角度分析項羽性格,恐怕有點深文周納了。換一個角度,以歷史文化 脈絡的文野之分來觀察,就會發現,項羽生活在戰國時代,特別是出身於世世代代以殺人為職業的將門之家,他的性格比較粗豪野蠻而原始,其真率之處也像猛獸一 樣,捕獵時不惜孤注一擲,撲殺獵物殺紅了眼而不止,休息時則舐犢情深,對身邊親近的隨從將士十分慈愛。劉邦的處境與經歷則大不相同,在文明社會的污泥中打 過滾,「文明」得成了精,很明白人際關係複雜,深諳世道險惡,懂得如何利用人的欲望,調動人們趨勢趨利的積極性。在司馬遷的筆下,楚漢相爭的兩造領袖形成 了鮮明的對比,讓一場歷史上你死我活的鬥爭,充滿了人物性格的展示與演繹。
項羽身兼殘暴與慈愛的性格,其實不難理解,因為他的愛憎有清楚的對象。對自己圈內人,「言語嘔嘔」、「恭敬慈愛」、「愛人禮士」;對圈外人,則「喑噁叱 咤」、「驃悍滑賊」、「妒賢嫉能」。套上今天熟悉的話語,就像雷鋒說的,「對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溫暖;對敵人,要像嚴冬般的冷酷無情。」看起來,黨同伐 異,內外有別,顯示軍人的腦袋一條筋本色,是古今相通的道理。只是如何辨別誰是同志、誰是敵人,在甚麼情況、甚麼場合來辨別,則是項羽面臨的大難題。以劉 邦、黥布、陳平為例,都曾是項羽的同志,怎麼後來都變成敵人了呢?鴻門宴上的劉邦,顯然早已不是當初並肩作戰的同志,那麼,是不是敵人呢?項羽似乎想不清 楚。在戰場上叱咤風雲的好漢,看到昔日的戰友低聲下氣,前來謝罪,是否回憶起當年義結金蘭,約為兄弟,一起抗擊秦軍,還一起屠過城,曾經是披肝瀝血的好同 志?也不知道項羽「學書不成」,是否讀過《詩經》,想到了《秦風.無衣》:「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于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 于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于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總之,同袍兄弟一場,殺人不過頭點地,算了算了,放他一馬吧。
同 學們細讀《項羽本紀》,對司馬遷史筆縱橫,文章收發自如,印象深刻,佩服得五體投地。司馬遷的歷史書寫,一方面簡潔精準,要言不煩,另方面則想像富贍瑰 麗,鉅細靡遺。敘述鉅鹿之戰,是側寫,描繪戰事慘烈的文字不多,只說項羽引兵渡河,沉船破釜,大破秦軍之際,其他救趙的諸侯軍都不敢出兵,作壁上觀。「楚 戰士無不一以當十,楚兵呼聲動天,諸侯軍無不人人惴恐。」寫得最精彩,令人讀後難忘的,是大破秦軍之後,項羽召見諸侯將領,這些將軍們表現得畏葸不堪: 「入轅門,無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視。」大筆如椽,幾乎棒殺了這群不敢奔赴戰場的將領,反襯出項羽高大的英雄形象,也順勢說明了項羽自此「始為諸侯上將軍, 諸侯皆屬焉」。
司馬遷的文筆實在太過精彩,使得項羽如獅如虎的英雄形象躍然紙上,給後世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雖然從理智上都知道項羽難成大事,卻 又為之扼腕歎息。錢穆就說,「項王可愛處,實多於沛公。此又見中國史取人之宏與其教人之深,而遷書此等處,遂成千古妙文。」還說項羽垓下兵敗,臨死之慷 慨,「此情此義亦可長留天地間,獲後世之同情矣。」(《現代中國學術論衡》)這的確是值得玩味的論斷,也是大多數中國人心目中給予項羽的定位,看看近代京 劇《霸王別姬》的廣泛流傳影響,以及一般講史所持的論調,就可得知,項羽的殘暴殺戮,似乎不太重要,就像一片淡淡的雲朵,可以從後世的歷史記憶中,揮一揮 衣袖,輕鬆地,瀟灑地,抹去了。
會讀了一上午《項羽本紀》,細讀了項羽起家的背景、鉅鹿之戰、鴻門宴、垓下之戰,同學們才發現,《史記》是這麼有趣的讀物,比當前的暢銷小說好看多了。我 就跟他們說,一個上午,只能點到為止,回去再讀讀《高祖本紀》、《淮陰侯列傳》,對比當事人各照的傳記,會更有趣的。過了幾天,同學們電郵寄來讀後感,似 乎讀史得了竅門,像古代學者一樣,寫起史論來了。我這裏羅列幾條:
甲說,「歷史看似一樁巧合,實則蘊藏着種種機緣與線索,當事人匆匆而過,留予後 人慢慢揣度。劉邦和項羽,一個詭計重重隨機應變的開國皇帝,一個英雄主義浪漫情結的蓋世將軍;在狹窄的時空中相逢,一個鬥智,一個鬥勇;一個性格急躁不講 計謀,一個深思熟慮能聽勸誡;一個對制度瞭若指掌,左右逢源,一個在制度外稱王稱霸,自刎江東。在司馬遷『抑劉揚項』的春秋筆法中,後世文人墨客都紛紛稱 讚項羽的真英雄與劉邦的偽君子。……後世對於項羽的褒揚,一定程度上源於對失敗者的同情,也有自古以來英雄主義真性情的沿襲使然,忽略了項羽性格中暴戾殘 忍的一面,忽略了屠城坑埋的歷史事實。……歷史的出人意料,就在必然的邏輯推理中呈現,讀歷史即是讀其背後的人性和經歷,是讀一個民族曾經精神的源頭。這 次經典會讀,讀《史記.項羽本紀》,讓我感受到《史記》的偉大之處,在於其中體現的道德規約和精神內核。藉以作為今日世界和明日世界的一面明鏡,明得失、 知興替。」
乙說,「有人把《史記》當成小說來讀,有人把《史記》當成文選來讀,有人把《史記》當成史書來讀。讀《史記》,究竟是為了聆聽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還是為 了考證一段事迹的真實?此次會讀給我最深的一個感受是,帶着不同的心態去讀書,自會得到不同的體悟。……項羽最終失敗的結局,早就植根於其固有的性格弱點 之中,以這樣的觀點來看《項羽本紀》,頓覺一以貫之、首尾相通,看似或偶然或巧合的背後,自有一架推動歷史轉動的精確齒輪,而讀史的人若能觸摸到齒輪的咬 合,就不難推測出歷史的時針會走向哪個方向了。」
丙說:「整體來說,這次會讀的效果大大超過了我的想像,這種感覺真好。鄭老師講到項梁就是教父, 也讓我把兩種不同風格的文學作品聯繫起來,發現有很多啟發。另外,我突然發覺到,項羽和項梁的用兵,偏兵形勢家,缺少兵權謀家和兵陰陽家的內容(這部份更 多地在於陳平、張良、范增)。我們發現宋義的智慧偏縱橫家,但並不知兵。而且秦朝對六國舊勢力的消化,也並不成功。這一切都很有趣。」
和年輕人一同讀《史記》,一段一段研討,聽他們提出新鮮的看法,也讓我覺得十分有趣。
鄭培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