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9日 星期一

岳飛死因之探討



岳飛死因之探討




姓名:林美雲

學號:8903131




摘要:

大部分的人對於岳飛的盡忠報國,必定讚揚不已,對於秦檜的污陷忠良,高宗的不辨忠奸,會感到很憤慨,然而岳飛的冤死,背後的原因有那麼單純嗎?岳飛的死除了跟秦檜蓄意陷害有關之外,跟岳飛的個性、作為、時局是否也有關聯呢?支持岳飛的人認為岳飛是忠君愛國的民族英雄,反對岳飛的人認為岳飛坐擁兵權、剛愎自用,不易和別人合作,所以才會在政治鬥爭中慘敗。隨著時局的演變,和議似乎比較有利於南宋政治的穩定,岳飛只好成為大環境下的犧牲者,岳飛執意抗金,足以危害南宋政權的存續,加上在政治方面,岳飛和秦檜、高宗之間有衝突和矛盾,所以當權者才要置岳飛於死地。從宋代以來,對岳飛的冤案,以及功過評價,一直爭議不斷,究竟使岳飛走上悲劇的原因是什麼?本文藉由岳飛冤案的前因後果,從不同的層面,包括岳飛的個性、忠君思想、行事作風與政治環境,分別探討造成岳飛冤死的原因,並且提出我的看法。




關鍵詞:岳飛、宋高宗、秦檜、宋金和議、忠君思想
















目錄:

前言

研究動機 1

文獻探討 2




岳飛的個性與忠君思想

岳飛的個性 4

岳飛的忠君思想 5

受儒家思想和母教的影響 5

理想化的君主 5

宋儒的忠君觀點:以事君為先,愛國其次 6

以岳飛冤獄案為例 6




岳飛的行事風格與政治環境

岳飛的行事風格 8

王夫之的看法 8

脫脫、王洙的看法 8

政治環境 8

高宗的猜忌 8

奸臣的構陷 13

官僚的心態 18

結論 19
















岳飛死因之探討

前言

第一節 研究動機

南宋高宗紹興十年,金兵大舉入侵南宋,防守前線將領劉錡頻頻告急,岳飛奉命前往支援,在郾城一役,岳家軍以麻札刀砍馬足,大敗金兵向來自以為傲的「拐子馬」,岳家軍大敗金兵之後,岳飛乘勝率軍進入朱仙鎮,於是各路英雄豪傑紛紛歸附,加入岳家軍的行列,百姓也紛紛前來迎王師,處處人心振奮,自從郾城大捷後岳飛聲名大噪,各地義勇軍的加入,以及百姓的振奮,使得抗金情緒高昂,金人頗受威脅,於是不得不密令秦檜加速陷害岳飛,以解除岳飛帶來的威脅。

正當岳飛和他的軍隊準備渡河直搗黃龍時,遠在臨安的高宗和秦檜,卻不希望岳飛繼續北伐,一方面他們受到金人的施壓,一方面怕岳飛如果繼續打贏金朝的話,會危及高宗的帝位和秦檜的權勢,所以秦檜和高宗開始密謀和金議和,但是為了怕岳飛繼續進攻金朝,會破壞議和之策,所以高宗先將韓世忠、張俊、楊沂中等大將從前線調回,然後再用岳家軍孤軍深入敵方太危險的藉口,下詔要岳飛班師回朝,岳飛知道後急忙上奏高宗,表明了如果不趁此良機光復大宋國土,錯失這次機會,將來恐怕不易成功,岳飛的忠君愛國不但沒有感動高宗,反而加深了高宗對他的猜忌,深怕岳飛陣前兵變,加上秦檜的讒言的推波助瀾,於是高宗連下十二道金牌,命令岳飛停止前進立刻班師回朝,岳飛頗感無奈,也只能感嘆「十年來的東征北討,都將廢於一旦」。岳飛回京時,百姓莫不痛哭失聲,因為他們返回故土的夢破碎了,而且金兵勢必南下進犯,到時候又是一場兵荒馬亂了,岳飛回京時,秦檜害怕岳飛再掌兵權,對他不利,於是以莫須有的罪名污陷岳飛,於是一代愛國名將岳飛被賜死於大里寺獄。

以上是岳飛被秦檜構陷含冤而死的簡略敘述,相信大部分的人對於岳飛的盡忠報國,必定讚揚不已,對於秦檜的污陷忠良,高宗的不辨忠奸,會感到很憤慨,然而岳飛的冤死,背後的原因有那麼單純嗎?岳飛的死除了跟秦檜蓄意陷害有關之外,跟岳飛的個性、作為、時局是否也有關聯呢?支持岳飛的人認為岳飛是忠君愛國的民族英雄,反對岳飛的人認為岳飛坐擁兵權、剛愎自用,不易和別人合作,所以才會在政治鬥爭中慘敗。隨著時局的演變,和議似乎比較有利於南宋政治的穩定,岳飛只好成為大環境下的犧牲者,岳飛執意抗金,足以危害南宋政權的存續,加上在政治方面,岳飛和秦檜、高宗之間有衝突和矛盾,所以當權者才要置岳飛於死地。從宋代以來,對岳飛的冤案,以及功過評價,一直爭議不斷,究竟使岳飛走上悲劇的原因是什麼?本文藉由岳飛冤案的前因後果,從不同的層面,包括岳飛的個性、忠君思想、行事作風與政治環境,分別探討造成岳飛冤死的原因,並且提出我的看法。




第二節 文獻探討

有關記載岳飛生平的書籍很多,但是探討岳飛死因的書籍卻不多,多半是以後記或結論的方式呈現,由於可參考的文獻有限,所以筆者在研究時,主要是閱讀王曾瑜先生所著的《岳飛新傳》,還有楊蓮福先生所著的《破虜軍閥-岳飛》,試著從岳飛的生平事蹟中,找出造成岳飛冤死的原因,並且參考劉子健先生所著的《兩宋史研究彙編》,其中有一篇關於岳飛的文章,文中提到岳飛的評價,以及宋儒對「忠」的概念,見解精妙,具有相當大的參考價值。有關岳飛生平事蹟的著作中,以李安先生所著的《岳飛史蹟考》最為詳盡,李安是研究岳飛的權威,他寫了很多本研究岳飛的書,對於岳飛的生平和戰功有很詳細的著述,可以說是研究岳飛必看的書。

期刊方面,筆者主要參考王德毅先生的兩篇文章,分別是〈宋高宗評--兼論殺

岳飛〉和〈評析岳飛冤死獄案〉,這兩篇文章主要是論述宋高宗是造成岳飛冤死的推手,還有岳飛冤死獄中的近因,古籍方面,主要參考《宋史》、《宋論》、《建炎以來繫年要錄》,這三本書對研究岳飛和高宗,以及當時的政治環境,相當有幫助,有關岳飛的一手資料不多,大部分研究岳飛會參考岳珂所著的《金佗粹編》,可是這些遺留下來的史料,大多經過修改,不見得符合史實,很多都參雜作者自己的意見,有時候立場很不中立,所以筆者在研究岳飛事蹟時,常常會發現同一件事,不同的史料竟然有著相反的觀點,所以在研究的時候,必須參照許多書籍,同時還要判斷作者是否中立,才能勉強找出比較接近真相的片段,這就是研究岳飛最困難的地方。





















































































第二章 岳飛的個性與忠君思想

第一節 岳飛的性情

岳飛出身農家,他的想法比較單純質樸,個性比較嫉惡如仇,長年的軍旅生涯,造成他是非判斷決對化的個性。加上他年少得志,難免年輕氣盛,行事偶爾會顯露幾分驕氣。此外,岳飛剛從軍時從基層做起,尚能聽從長官指揮,後來當他成為手握重兵的高級將領時,他的個性必然使他和政治人物發生糾葛,得罪不少人,所以當他倡言反對議和,自然會受到排擠,而且以岳飛的個性,他是不可能屈從於文人系統的偏安政策,他強烈的民族意識驅使他執意抗金,也使他遭受小人陷害。不過即使岳飛的個性中有些缺陷,但是他侍母至孝、生活簡樸平淡、不安逸享樂、仁民愛物、公忠體國、重視品德、行為端正、耿直不屈,基本上,岳飛的個性還是值得我們肯定的。

岳飛雖然能文能武,但是他的英雄氣質,並不符合儒家修養,朱熹有一段話雖然沒有明指岳飛,但是也可以借用來說明岳飛的悲劇性格,他說:「今人率負才,

以英雄自恃,以致持氣傲物,不能謹嚴,卒至於敗而已。」如果岳飛懂得儒家修養,那麼或許岳飛就不至於被害,王夫之曾在《宋論》中推論「岳侯受禍之時,身猶未老。使其弢光斂采,力謝眾美之名。知難勇退,不爭旦夕之功。秦檜之死,故可待也。」總之,宋代的風氣是不贊成英雄式的作風,在官場上,更是如此,如果不收斂自己的光芒,就容易遭受忌妒,遭人陷害,如果不用些虛偽掩飾的手段,身段不夠圓滑,就容易遭受排擠。

朱熹在肯定岳飛忠勇的同時,也認為岳飛的個性有些缺點,使得高宗猜忌他,毛病之一就是「驕橫」,宋高宗難以駕馭他,朱熹說:「若論數將之才,則岳飛為勝,然飛亦橫。」朱熹認為岳飛的驕橫和當時其他將領沒什麼差別,才會導致高宗對他的不滿,缺點之二是「恃才不晦」,岳飛鋒芒畢露,不知明哲保身,才會遭致殺身之禍。筆者認為朱熹指出岳飛個性驕縱、不懂得內斂這樣的說法有點偏激,或多或少都帶點瞧不起武人的偏見,不過朱熹是南宋人,又是服膺於儒家思想,當然不可能直接指責宋高宗的缺失,但是不可否認的是,站在高宗立場岳飛的確難以駕馭,這是岳飛的致命傷。

宋史岳飛傳中,對於岳飛得禍的原因,有一段精闢的見解:好賢禮士,纜經史,雅歌投壺,恂恂如書生。每辭官,必曰:「將士效力,飛何功之有?」然忠憤激烈,議論持正,不挫於人,卒以此得禍。岳飛的個性就是典型的軍人性格,也就是耿直不屈,對於他認為對的事就會有話直說,據理力爭,絕對不會曲意奉承,不管是執意抗金、堅決反對議和,或者是建議高宗立儲,岳飛都沒有認清當時的政治環境,只是義無反顧地說該說的話,做該做的事,可是岳飛認為對的、正義的、應當做的事,真的是對的嗎?對南宋而言,抗金會比和議更有利嗎?不一定吧!總之,岳飛的個性、言行在當時的政治環境卻是不被認同,岳飛個性上的缺失,正是導致岳飛走向悲劇結局的個人內在因素。




第二節 岳飛的忠君思想

受儒家思想和母教的影響

岳飛的忠君觀念來自母親的教誨以及儒家經典,岳飛的母親在岳飛啟蒙時,就灌輸他忠君愛國的思想,還有岳飛喜歡讀《春秋》、《左傳》等史書,其中《春秋》對於君臣的本分有嚴厲的規範,所以岳飛的忠孝觀念和思考模式受儒家思想的影響很大,對君君、臣臣的政治觀念很重視。

理想化的君主

岳飛基本上是忠於君主,不過這位君主並不是平庸、剛愎自用的宋高宗,而是理想化的君主。岳飛心目中的君主是理想化的、模範的君王,集各代英明君主的綜合化身,是幾乎沒有缺點的聖君,這也是儒家思想所造就的典型的理想化君主,然而這理想化的君主和實際上的宋高宗相去甚遠,面對理想與現實的差距,於是岳飛要求自己努力作一個值得別人效法的人,而他對君主的態度則是,他認為君主值得別人效法時才效忠,如果皇帝的詔令或要求不符合這個條件的話,岳飛是不會乖乖聽從的,岳飛並不會一昧忠君,岳飛其實是忠於自己的理想及目標,同時他也信賴自己的軍隊,所以有時候他對高宗的命令幾乎是到了抗命不從的地步,例如淮西易帥事件(詳見第三章)。

宋儒的忠君觀點:以事君為先,愛國其次

宋儒對於忠的看法著重在「事君」,儒家向來講求上下名份,朱熹說:「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無所逃於天地之間。」也就是說,忠君是忠於個人,如同孝一樣,至於對國家民族的忠,則是受忠君所節制,要忠君才能報國,如果只是忠於民族國家,而不被認為忠於君主,則在政治的舞台上,很快就會被迫退場,無從報國了。

忠君是要服從君主,不可以有太多自己的意見,而岳飛經常很有意見,像是高宗剛繼位時,岳飛還只是個小官,就越職上書給高宗,說黃潛善、汪伯彥之輩不足以輔佐君主,並請高宗御駕親征北伐,收復故土,縱使岳飛懷著救國的滿腔熱

血,高宗看了還是很生氣,收回岳飛的官職,可惜岳飛沒有記取教訓,日後岳飛成為高宗倚賴的大將,雖然深受高宗重用,但是他反對議和,要求增兵,堅決抗金,還有建議立太子等事,都讓他和高宗之間的鴻溝越來越深,最後甚至遇害。

在岳飛被誣告陰謀造反,深陷囹圄之時,雖然大家知道他是被陷害的,但是很少人為岳飛說句公道話,也只有武將韓世忠去責問秦檜,宗室趙士去營救,平民劉允升上書說岳飛是冤枉的,當然這幾位企圖幫岳飛申冤的人都沒麼好下場,在南宋,士大夫普遍認為尊王先於攘夷,而岳飛的的軍事作為卻違背了當時的主流,甚至有些人認為岳飛是死有餘辜,基本上岳飛在南宋的地位並不高,毀譽參半。

以岳飛冤獄案為例

當宋高宗下了十二道金牌命令岳飛班師回朝,岳飛選擇了忠君,而不是反叛,忠君的下場就是冤死獄中,從傳統的觀點來看岳飛的忠心,岳飛是個忠君的賢臣,但是從現代人的眼光來看,岳飛的忠心恐怕是愚忠,岳飛的忠君思想是個相當大的爭議。

從傳統觀點來看,會認為岳飛對高宗是忠心耿耿,很少人會懷疑他的忠心,岳飛當然是忠君愛國,不過並不像乾隆皇帝所說「知有君而不知有身,知有君命而不知惜己命」,這是統治者刻意豎立忠君的典範,其實在岳飛被陷害時,沒有多少人為岳飛平反,宋孝宗初繼位時,想要革新政治,才開始褒揚岳飛的忠心,這是由於當時政治環境的需求,他的忠君思想才被肯定。此外,後人感念岳飛的忠勇愛國,為他的冤死感到不平,尤其在異族統治或政治高壓統治下,所以在小說、戲曲、稗官野史中,岳飛被塑造成近似愚忠的形象,在《說岳全傳》中,岳飛對皇帝忠心不貳,他親自綑綁企圖造反的岳雲和張憲,臨死前還是對皇帝的恩德感佩不已,因此岳飛忠君的形象更深入民心。

從現實環境考量,岳飛是不得不忠君,不得不班師回朝,或許有人會以為「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岳飛大可不必班師回朝,繼續進兵,收復國土將指日可待,可是如果岳飛想要繼續進兵,在朝廷自己就要有相當的勢力,否則會對後方不利,像是糧食補給、軍費、增兵等問題,還有繼續進兵就是抗旨,違反上意,那麼岳飛就成了叛將,如此一來,岳飛手下大大小小的將領、士兵,是否都願意繼續跟隨他完成收復國土的理想嗎?事實上只要岳飛堅持繼續抗金,高宗只要下旨,就可以馬上解除岳飛的軍權了,到時候,岳飛是要投降還是反叛南宋?如果投降,鐵定不會有好下場,如果反叛,畢生心血毀於一旦,也會遺臭萬年,進兵確實是不明智的選擇。此外,其他陣前大將都被召回京城了,繼續抗金會導致孤軍奮戰的局面,岳飛的處境進退兩難,加上金人又虎視眈眈,如果處理不當,會危及國家安全,岳飛之所以會選擇忠君,部分也是因為客觀環境的不利,情勢逼迫使然。

岳飛的悲劇在於忠君和愛國難兩全,岳飛還是無法跳脫忠君道德的束縛。筆者認為岳飛的忠君不是愚忠,除了從現實考量以外,他的忠君思想並非一成不變,本來高宗很器重岳飛,把大部分的兵權都交到岳飛手中,岳飛感激高宗的提拔,自然忠心耿耿,但是自從高宗取消岳飛的重要職務後,岳飛憤而辭職,之後雖然又再度出仕,君臣關係已有裂痕,後來岳飛又干預皇儲的人選、要求增兵、堅持抗金、反對和談,這些事情使得君臣關係惡化,岳飛在遇害前對高宗越來越不滿,只是由於岳飛還是無法脫離傳統忠君的束縛,所以最後死在主和派的手中。

第三章 岳飛的行事風格與政治環境

第一節 岳飛的行事風格

王夫之的看法

王夫之在宋論中對岳飛有較高的評價,王夫之認為岳飛在朝廷議論國事,完全以公眾利益為先,不計較個人得失,不與奸臣相交。不過由於岳飛擁有大部分的兵權,對南宋社稷的存亡有決定性的影響,所以他的心力大多投注在軍事方面,沒辦法在政治上人際關係的交往投注大量心力,然而在政治上不能拉攏各方人士結黨

營私,就無法掌握大權,無法施展抱負,所以岳飛在政治上的發展受到限制,令人感到惋惜!

脫脫、王洙的看法

元代史家脫脫在評價岳飛時,認為岳飛不適合在官場中生存,因為岳飛向來喜歡和文人交往,對朝政有不滿之處,常像文人一樣發出激烈的批評,而且岳飛是個不易妥協的人,所以容易遭受奸人的陷害,他不輕易向強權低頭的個性,實在不適合在政治上發展。明代史家王洙認為岳飛的功勳和威望,都足以和唐代的郭子儀相提並論,但是郭子儀和岳飛的卻有相當不同的境遇,郭子儀雖然位高權重,唐代宗卻不會懷疑郭子儀的忠心,其他官場同僚也不會排擠他,關鍵就在於他能夠小心處理人際關係,而岳飛的政治手腕無法和郭子儀相比,才導致被秦檜所害。




第二節 政治環境

高宗的猜忌

宋高宗是個會猜忌握有重兵的武將的人,但是在國家外有強敵入侵,內有盜匪群起,不得已只好重用武將安內攘外,但又對武將非常不放心,所以高宗便積極灌輸武將忠君思想,高宗常常以唐代忠君愛國的郭子儀為例,高宗希望能藉由郭子儀的典範,讓諸將效法其忠君愛國的節操。高宗在建炎四年手寫〈郭子儀傳〉,之後交給武將們,並讀給他們聽,告誡他們一定要牢牢記住,紹興十一年,高宗又叮嚀張俊要認真學習郭子儀:

子儀方時多虞,雖總重兵處外,而心尊朝廷,或有詔至,即日就道,無纖芥顧望,故身享厚福,子孫慶流無窮。今卿所管兵乃朝廷兵也,若知尊朝廷如子儀,則非特享福,子孫昌盛亦如之。若視兵權之重而輕視朝廷,有命不即稟,非特子孫不享福,身亦有不測之禍,卿宜誡之。

高宗這一段闡明禍福利害的言詞,表面上是為武將設想,告訴武將要如何保全自己,可是其實高宗根本就不信任武將,岳飛的下場就是上面那段話的最佳印證,岳飛手握重兵,一心直搗黃龍,當皇帝下詔要岳飛班師回朝,岳飛沒有馬上行動,導致後來的悲劇。

淮西易帥事件

岳飛和高宗的關係並非一成不變的,高宗也曾經十分賞識、信任岳飛,高宗很清楚岳飛的驍勇善戰,不斷提拔岳飛,岳飛不但官位步步高昇,掌握的兵權也越來越重,當然岳飛也不負高宗的期望,屢屢擊退金人的入侵。

紹興七年(西元一一三七年)宋高宗封岳飛為太尉(武將最高的官位),此時岳飛的地位,已經與三大將韓世忠、劉光世、張俊相當,後來高宗甚至將劉光世、吳玠等人的軍隊交給岳飛節制,高宗曾親筆手詔交給岳飛,讓他去淮西統制王德、酈瓊的軍隊,高宗把全國約七分之五的兵力,慨然地的交由岳飛節制、指揮,這是在宋朝沒有前例的,岳飛感謝高宗的信任和倚重,因此寫了一份奏札給高宗,在奏札中提出全盤的軍事計劃,準備用兩三年的時間收復故土,不過岳飛的軍事計劃很快遭到張浚和秦檜的破壞,張浚怕岳飛搶走他的權力和職位,因此忌妒岳飛,他認為岳飛不夠資格節制大量軍隊,指揮北伐,張浚認為只有自己才是合適的人選。而此時,秦檜對岳飛也不懷好意,岳飛希望能夠北伐,期望在軍事上能有一番作為,而秦檜主和,和岳飛的立場相對立,於是秦檜聯合張浚說服高宗不要讓岳飛掌握太大的軍權,他們提醒宋高宗當年宋太祖以武將的身分發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還有猜忌、防範武將是宋代的傳統,讓岳飛掌握太大的兵權,一旦功高震主,就後悔莫及了。高宗在張浚和秦檜的遊說下,終於改變心意,於是高宗立刻寫手詔給岳飛:

淮西合軍,頗有曲折。前所降王德等親筆,需得朝廷指揮,許卿節制淮西之兵,方可給付。

岳飛不料事情突然變卦,內心十分憤怒,一氣之下直接上奏請求解除軍務,以表示對高宗出爾反爾的抗議。然而岳飛一時氣昏了頭,尚未經過高宗的許可,逕

自在歸途中前往廬山東林寺,給亡母守孝。岳飛的這種行為在當時是相當驚世駭俗的,同時也反映出他性格中倔強的一面。

高宗得知岳飛擅離職守的事,當然相當震怒,原本想加以懲罰,但是經過許多人的勸告,以及自己權衡利害得失後,才改變心意,下旨命令王貴和李若虛等部將,去廬山敦請岳飛出山。王貴和李若虛戴著詔旨來到東林寺,任憑他們怎麼勸說,岳飛還是不肯下山復職,最後經過李若虛不得不嚴厲的責備岳飛:

是欲反耶?此非美事!若堅執不從,朝廷豈不疑宣撫。且宣撫乃河北一農夫耳!受天子之委任,付以兵柄,宣撫謂可與朝廷相抗乎?宣撫若堅執不從,若虛等受刑而死,何負於宣撫?宣撫亦豈不愧若虛等受刑而死?

岳飛也明白再固執下去,對抗金大業不會有什麼好處,終於接受詔旨,前往建康覲見高宗,向皇帝請罪,他說:臣妄有奏陳乞骸之罪,明正典刑,以示天下,臣待罪。高宗則回答他:

卿前日奏陳輕率,朕實不怒卿。若怒卿,則必有行遣。太祖所謂犯吾法者,唯有劍耳!所以復令卿典軍,任卿以恢復之事者,可以知朕無怒卿之意也。

高宗這一席話看似寬慰,然而實則儆戒,隱隱的透漏殺機。正當用兵之際,高宗自然不敢貿然處置岳飛,等到對金講和有了希望,用不著岳飛時,便可以除掉岳飛。在幾個月之前,岳飛一度是高宗最賞識的大將,現在卻成了皇帝最猜忌的武人,君臣之間的裂痕已深,高宗那一席話只是表面上做些應付,骨子裡毫無誠意。

立太子風波

經過淮西易帥事件後,高宗對岳飛已經心存戒心,這時又發生一件事使得君臣關係盪到谷底,也就是岳飛向高宗建議立太子的風波。

紹興七年,岳飛聽說金人想要廢劉豫,改立欽宗兒子為傀儡皇帝,圖謀製造兩個宋朝對立的局面,所以岳飛向高宗建議早立太子,一來安定人心,二來破除金人的詭計,但是岳飛此舉卻遭到高宗的猜忌,高宗認為岳飛只是一介武將,不應該僭越身分,干預立儲之事,這件事使得高宗和岳飛的關係更加惡化。

在當時不只高宗認為武人不該干預立儲之事,薛弼曾說:「鵬舉為大將,越職及此,其取死宜哉!」他認為岳飛被賜死是理所當然。岳珂在《籲天辨誣錄》中〈建儲辨〉,引司馬光擔任轉運使時請求仁宗早立太子,與岳飛建議高宗立儲一事做對照,時人張端義則認為岳珂的比擬不當,並說:「司馬公儒者,岳勇將,道不同也。」同樣也是認為岳飛不應該身為武將,僭越職責干預立儲。

雖然在南宋君臣一致認為岳飛建議高宗立儲為不妥當的建言,但是筆者認為這對岳飛是非常不公平,好像只有文人才有資格建議立儲,如果武人建議立儲,就是僭越職責,干預朝政,其心可議,不過站在高宗的立場來想,高宗僅有一子(即後來的孝宗),不管將來局勢如何發展,沒有人會和孝宗競爭太子的地位,甚至帝位,相信岳飛自己也明白,但是岳飛卻向高宗建議立儲,無論他的動機是否真的愛國,看在高宗眼裡,高宗還會擔心手上握有重兵的岳飛,日後會挾立太子之功,來威脅孝宗,歷代有不少權臣挾擁立之功來威脅皇帝,所以高宗不得不提防岳飛,尤其岳飛握有重兵,一旦挾功威脅皇帝不成而造反,對國家會造成巨大的傷害,因此高宗猜忌、提防岳飛倒也無可厚非,也許岳飛建議立儲真的是出於一片愛國之心,但是他沒有體察當代重文輕武、猜忌武人的惡劣傳統,執意提出自己的想法,於是和當時的主流思想格格不入,自然成為犧牲品。

政治立場不同

岳飛和高宗政治立場的不同,也是造成岳飛冤死的重要因素,岳飛一直有個基本信念,就是「中原地尺寸不可棄」,無論抗金大業有多艱難,一路下來,他抗金的信念始終沒有動搖,致力於收復故土,迎回徽欽二帝,然而高宗對於抗金的意志卻不是那麼堅定,一直在和戰之間擺盪,至於秦檜回到南宋後,則是努力促成宋金和議。

高宗在初繼位時,支持抗金的勢力比較強,和議的聲浪較小,當然這時候的高宗是支持抗金的,因為他連偏安東南的實力都還不夠,內有賊寇擾亂,外有強敵(金人)環肆,高宗需要各方人馬的支持,尤其是擁有重兵的軍事將領,等到第一次宋金和議時(紹興八年,西元一一三八年),南宋內部的賊寇早就清除的差不多了,南宋已經有相當實力對抗金人南侵,金人也不再想將高宗這個漏網之魚趕盡殺絕了,外在因素有利於宋金和議,不過和議能成功,主要因素不在於秦檜的促成,而是高宗想要和金人和議,因為如果讓岳飛、韓世忠等主戰的將領繼續北伐,有可能打敗金人,迎回欽宗,這樣自己的帝位就不保了,所以高宗極不願岳飛繼續北伐。此外,高宗得位不正,一直是高宗最擔心的事,在建炎三年(西元一一二九年)時,曾經發生苗傅、劉正彥兩位將領叛變,他們逼高宗退位,苗傅叛變時曾說:「帝不當即大位,淵聖(欽宗)來歸何以處也?」的確,宋高宗根本不是由徽宗或欽宗傳帝位給他,而是奉哲宗皇后孟氏之命繼位,如此得位並非正統,當然會發生名位問題,不僅是會引起國內軍事將領效忠的問題,金人也會藉此把柄另立欽宗作為威脅。

為了解決得位不正的問題,高宗必須靠和金人和議,迎回徽宗梓宮和生母韋太后,這樣才能強化繼位的正當性,迎回徽宗梓宮後,高宗可以幫徽宗加諡號,並且到宗廟祭祀,到宗廟祭祀是一個很重要的儀式,這個儀式代表繼承北宋的正統性,還有高宗繼位的正當性,並且提高高宗的權威,所以高宗很想趕快跟金人議和,可是當時反對和議的意見還是很多,所以高宗在第一次宋金和議時,高宗一直強調要迎回韋太后,以盡天子之孝,「上愀然曰,太后春秋已高,朕朝夕思念,欲早相見。故不憚屈己,以冀和議之成者,此也。」高宗藉由強調天子之孝來說服那些反對和議的人,和金人交涉的重點,也是放在迎回徽宗梓宮和生母韋太后,然而反對和議者仍然很多,其中以武將岳飛反對最激烈,而且徽宗梓宮和韋太后也沒有被送回南宋。

可是到了第二次宋金和議(紹興十一年,西元一一四一年),宋金政局已有很大改變,金人的優勢不再是絕對了,金朝內部發生問題,使金人不再積極南侵,金人有兵勢不振的問題,金軍中的猛將逐漸去世,還有原本以女真人為主的軍隊,逐漸變成雜牌軍,此外,蒙古對金的侵略也是不容忽視的,這種種對金不利的因素,迫使金人急著要跟南宋議和。

第一次宋金議和時,朝廷分成兩派,高宗和秦檜等少數主和派是以皇帝之孝為名義,才勉強完成和議,然而第二次宋金和議卻幾乎沒有遭到什麼反對,還有這次和議高宗並沒有完全掌握和議的主導權,這次主導的是秦檜。此次和議雖然明言如果不送還韋太后,不惜再度開戰,不過已經不再強調「皇帝之孝」,對此時的高宗而言,和議或抗金已經不是那麼重要了,高宗此時最關心的是如何藉由收兵權,重新建立皇權的優越性,期望能恢復北宋太祖時中央集權的體制。高宗認為收兵權不但可以提高皇權,更重要的是宋軍指揮權的統一,可以提高作戰的實力,到時候對金要戰還是要和都不是問題了,所以在第二次宋金議和時,高宗的立場已經不是完全主和了,高宗其實是在和議和抗金兩者之間擺盪,此時岳飛對於高宗最大的阻礙是在於收兵權。在收回兵權的過程中,張俊和秦檜早有默契,約定在朝廷收回兵權之後,把全部兵權交給張俊,所以張俊第一個交出自己的兵權,而劉光世早有退意,藉機稱病退伍,而岳飛則是從頭到尾都讓高宗無法放心。




奸臣的構陷

張俊

起初,岳飛在諸位大將中年紀最小,從一員小軍官提拔起來,多次建立大功,受到高宗賞識,地位提昇很快,幾乎和韓世忠和張俊平起平坐,因此韓世忠和張俊都很不服氣,但是岳飛並不因功自大,反而更加謙虛。金人進攻淮西,也就是張俊負責防守的地方,張俊在開始時不敢迎敵,所以張俊在淮西一役沒有立功,岳飛接到命令後,立刻奔向淮西,解了廬洲之圍,高宗於是授與岳飛兩個節度使的職位,這件事讓張俊感到莫大的恥辱。岳飛在平定楊么之後,把得到的樓船贈送給韓

世忠、張俊每人各一艘,韓世忠非常高興,而張俊反而更加妒忌怨恨岳飛。

紹興十一年(西元一一四一年),三大將任樞密使、副使後沒多久,秦檜就陷害韓世忠,於是韓世忠就丟了淮東宣撫使的職位,接著高宗派岳飛和張俊前往淮東(即楚州),名義上是「措置戰守」、「當令行陣之習有素,戰守之策無遺,伐彼奸謀,成茲善計」,表面上是以樞密使、副使的身分去「按閱御前軍馬」,但是臨行前,秦檜傳達了高宗的意旨,所以岳飛和張俊的實際任務其一是羅織韓世忠的罪狀,蒐集韓世忠在宣撫使任內的過失,其二是要岳飛和張俊激起韓世忠的軍隊鬧事,即「備反側」。張俊明白高宗的意思,於是徹底的執行高宗意旨,岳飛當然也明白,不過他當面就反駁說:「世忠歸朝,則楚州之軍,即朝廷之軍也。」岳飛的語氣雖然委婉,但是意思已經很清楚了,如果楚州軍隊出事,跟韓世忠一點關係也沒有,因為楚州軍隊已經被改編為御前軍馬,屬於朝廷指揮,秦檜聽了岳飛的回答,對岳飛更加怨恨。

到了楚州之後,岳飛發現韓世忠只有三萬多兵馬,卻能防守楚州,還支援淮西的戰事,岳飛對於韓世忠的統馭能力讚嘆不已,所以當張俊說:「皇上留世忠,而使吾曹分其軍,朝廷屬意可知也!」岳飛一聽到要瓜分韓世忠以前的軍隊時,岳飛就下定決心,寧可得罪張俊,也不要破壞抗金陣線,於是直接回答:「不可!今國家唯自家三四輩以圖恢復。萬一官家復使之掌軍,吾曹將何顏以見之?」張俊認為朝廷的意思是要他和岳飛瓜分韓世忠以前的軍隊,而現在卻被岳飛嚴詞拒絕,於是懷恨在心。後來張俊和岳飛登上楚州城巡視,張俊視察後建議要修繕城牆,加強守備(其實張俊心理想的只是想守城,並不想收復故土),岳飛聽了不願意回答,張俊一再追問,岳飛回答:「吾曹蒙國家厚恩,當相與戮力恢復中原,若今只想退守計,何以激勵將士?」岳飛的這番話讓張俊聽了臉色大變,張俊此時感到岳飛不但不共同起陷害韓世忠,還處處保護韓世忠,這讓張俊更加惱怒,所以張俊打算除掉韓世忠後下一個目標便是岳飛。

妒忌功臣的張俊,對岳飛團結抗金的願望和舉動,不但不加以支持,反而更加猜忌,宋高宗對三大將的關係不可能不知道,於是高宗正好利用三大將彼此之間的矛盾,逐一將之各個擊破。

幾天後,新提拔的淮東軍總領官胡紡向朝廷密告,內容是:韓世忠的部下耿著,曾說:「二樞密來楚州,必分世忠之軍,本來無事,卻是生事。」秦檜接到密告後下令逮補耿著,對他嚴刑逼供,目的是要牽連韓世忠,岳飛得知此事後,立刻派人送信給韓世忠,告訴他秦檜的意圖,韓世忠趕緊上朝對高宗表明自己的忠心,高宗念在韓世忠過去曾在苗、劉發動宮廷政變後,保駕有功,耿著案件總算沒有蔓延,韓世忠算是逃過一劫。秦檜、張俊是主和派的,和岳飛在和戰問題上已經是誓不兩立了,他們一再陰謀陷害韓世忠,卻屢次被岳飛揭穿,結果保全了韓世忠,岳飛卻引火燒身。

秦檜

靖康之難時,不少宋臣、宗室被金人俘虜,大半客死異鄉,而秦檜竟能安然無恙從金國逃回南宋,所以有很多人都認為秦檜是金國派來的奸細,是金人刻意放他回來促成和議。

秦檜是個工於心計的小人,善於迎合高宗心意,他明白高宗極不願意父兄回來,因此堅持「想要天下無事,唯有南人歸南,北人歸北」的和議政策。

兀朮寫信給秦檜說:「汝朝夕以和請,而岳飛方為河北圖,必殺飛,始可和。」秦檜也認為岳飛不死,會阻礙和議的進行,自己必然也會受到危害,因此,處心積慮想謀害岳飛,於是唆使右諫議大夫万俟、御史中丞何鑄、殿中侍御史羅汝楫彈劾岳飛,他們彈劾岳飛主要有三件事,第一,「自登樞筦,鬱鬱不樂,日謀引去,以就安閒,每對士大夫但言山林之適」,第二,淮西之役「堅拒明詔,不肯出師」,第三,「倡言楚州不可守」,此外他們對於岳飛在紹興七年建議立儲之事,還有紹興十年大舉北伐之事,加以毀謗。

除了第一件事之外,另外兩件事都是蓄意抹黑之詞,純屬捏造,第一件事也

只能說明岳飛原本是武將,職位被昇為樞密副使之後,兵權被架空,成了文官,收復故土的願望恐怕成空,因此悶悶不樂而有退隱的意思,對主和派的高宗、秦檜而言,岳飛若是真的退隱山林,他們就可以少一個阻礙了,應該高興才是,居然還因為岳飛有退隱之意,就彈劾岳飛,真是莫名其妙!第二、三件事是根據張俊的謠言,張俊誣賴岳飛「逗留不進,遲援淮西」,還有「楚州之行宣稱山陽不可守」,然而岳飛並非故意逗留,不出兵支援淮西戰事,事實上當岳飛得知金兵大舉入侵淮西時,岳飛主動提出戰略方案,說敵人「舉國來寇,巢穴必虛,若長驅京、洛,勢必得利」,這當然是退敵的上上之策,然而一心和議、怕武將功高震主的高宗,一聽到長驅京、洛的建議,馬上拒絕,高宗只是命令岳飛去支援淮西軍就好,在岳飛前去支援淮西軍的途中,由楊沂中、劉錡、王德組成的淮西軍,因為兵力上的優勢,在柘皋打了一場勝仗。向來怯戰的主將張俊不但沒有親自上戰場打戰,卻想要獨吞戰功,當金兵假意退兵之時,張俊準備和舊部屬楊沂中繼續趁勝追擊,便命令劉錡撤退,同時也寫信給岳飛,說「敵軍已退,前途糧乏,不可行師」,岳飛當然明白張俊居心何在,所以只好退兵到舒州,並請高宗決定是否要繼續出兵。當劉錡和岳飛都退兵後,金兵突然回攻淮西,結果張俊的軍隊損失慘重,連韓世忠從楚州趕來支援,都無法挽回頹勢,尚在舒州待命的岳飛得知軍情的變化,急忙北上支援,可惜為時已晚,實在令人為之氣結!

淮西之役由勝轉敗,罪魁禍首張俊不僅不思悔改,反而誣陷劉錡作戰不力,岳飛逗留不進,高宗明知岳飛是被陷害的,卻由於和岳飛的和戰立場不同,以及自己的私心考量,所以還是偏袒張俊,任由秦檜、張俊的黨羽惡意中傷岳飛。

張俊對岳飛營救韓世忠的正義之舉,恨得牙癢癢的,新仇加舊恨使得張俊從楚州回到臨安之後,竟然誣賴岳飛倡議放棄山陽(楚州),企圖退兵守長江,這真是天大的冤枉,大家都知道岳飛是主戰派的,一心直搗黃龍,迎回徽欽二帝,怎麼可能只想退守長江苟且偷安,想苟且偷安的明明是宋高宗、秦檜、張俊等人吧!秦檜更藉此機會唆使右諫議大夫万俟彈劾岳飛「倡言楚州不可守,沮喪士氣,動搖民心。」万俟以前擔任湖北路轉運判官時,岳飛知道他為人奸邪,因此對他冷淡,万俟懷恨在心,後來投靠秦檜,聯手陷害岳飛。宋高宗明知岳飛以收復故土為職志,竟然藉機在朝臣面前指責岳飛棄山陽之罪:

山陽要地,屏蔽淮東,無山陽則通泰不能固,賊來徑趨,蘇常豈不動搖,其事甚明。比遣張俊、岳飛往彼構置戰守,二人登城行視,飛於眾中倡言楚不可守,城安用修?蓋將士戍山陽厭久,欲棄而之他。飛意在附下以要譽,故其言如此,朕何賴焉?

高宗指責岳飛為了迎合眾人之意,提議放棄山陽退守他地,然而事實上岳飛在楚州時,明明對張俊說「吾曹蒙國家厚恩,當相與戮力恢復中原,若今只想退守計,何以激勵將士?」岳飛根本沒說山陽不可守,岳飛的意思是大家應該致力於收復故土,而不是以守城為目標,只守不攻,士氣終將消沉。張俊故意顛倒黑白,而高宗則是順水推舟,高宗說山陽是重要的軍事要地,這話不假,但是張俊企圖瓜分韓世忠以前的軍隊(即楚州軍),並想把部分軍隊撤到鎮江,退保長江,這件事高宗都不追究了,竟然在意岳飛「倡言楚州不可守」,更何況岳飛根本沒說過這種話,還有當高宗指責岳飛時,宋金和議早已成定局,此時來責怪岳飛「倡言楚州不可守」,不是很奇怪嗎?

這種種的蓄意抹黑,只能說明和議成定局後,無論是高宗、張俊、秦檜及其黨羽,對於給岳飛亂加罪名,已經到了無所顧忌的地步了,還有高宗在眾人面前表態譴責岳飛,使得文武百官幾乎沒有人敢為岳飛說公道話。




官僚的心態

中央集權、重文輕武是南宋繼承北宋的基本國策,所以南宋官僚一向都贊成收兵權,南宋官僚十分嚮往宋太祖杯酒釋兵權的做法,官僚們期待能夠恢復北宋時的中央集權,並且繼續重文輕武,軍隊最好也由文官來掌握,在秦檜致力於收兵權

之前,就有幾位宰相也有收兵權的措施,只不過成效不佳,張浚當宰相時,覺得諸大將手握重兵,難以節制,他曾企圖把劉光世的軍權收歸督府,結果卻引起淮西兵變,於是張浚的宰相之位也不保了,後來趙鼎繼任為宰相,王庶當樞密副使,他們打算用擢昇偏裨將領的辦法,來分割大將的兵權,那時主要是針對張俊,結果遭到張俊極力反對,不久,趙鼎、王庶遭到罷黜,秦檜成了權傾一時的宰相,秦檜認為諸將中,韓世忠、張俊、岳飛三人久握重兵,恐怕日後難以節制,所以積極想要收三大將的兵權,後來南宋朝廷對於和議已經有相當把握時,宋高宗和秦檜接受范同的建議,召三大將回來,張俊和韓世忠被昇為樞密使,岳飛為樞密副使,表面上是論功行賞,然而實際上卻是明升暗降,兵權被架空,因為他們原本所統轄的軍隊被改成御前軍,他們的身分也從武將變成文官,不久他們的職位又陸續被革除,南宋官僚杯酒釋兵權的夢想終於實現,南宋在君主專政,官僚的推波助瀾下,最後成功地收兵權是必然的結果。






















第四章 結論

筆者認為造成岳飛冤死獄中的主要人物是高宗,跟秦檜、張俊等人比起來,高宗有更強烈的殺岳飛的動機,秦檜和岳飛的衝突只是政治立場的不同,秦檜知道高宗傾向於宋金議和的原因,即高宗不願意欽宗回來和他競爭皇位,所以秦檜藉此局勢推動議和,而岳飛向來都是堅持要抗金,岳飛是推動宋金議和的絆腳石,所以秦檜夥同張俊、万俟等人,共同陷害岳飛,捏造不實罪狀,製造冤獄,不過秦檜等人之所以能夠肆無忌憚、明目張膽地陷害岳飛,主要是高宗的支持和默許。岳飛犯了許多高宗的忌諱,宋高宗生性猜疑,對手握重兵的武將尤其不信任,對高宗而言,岳飛不但手握重兵,而且功高震主,雖然岳飛戰功彪炳,對南宋的貢獻很大,但是岳飛卻是最不容易駕馭的武將,岳飛耿直、有話直說、不輕易向強權屈服的個性,使得岳飛和高宗君臣之間的衝突不斷,淮西易帥事件是岳飛和高宗之間關係的轉捩點,之後岳飛建議高宗立儲之事,更是使君臣關係盪到谷底,高宗對岳飛的猜忌更加深重。

岳飛在政治立場上和高宗不同,岳飛秉持著忠君愛國之心,拚命想要直搗黃龍,迎回徽欽二帝,收復故土,這也是犯了高宗的忌諱,高宗想和金人和議,除了他想偏安江南,當然還有考量其他因素,宋金和議不見得不利於南宋,可是岳飛始終堅持自己的理想,執意抗金,所以成了高宗的眼中釘,不過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因素是高宗想收兵權,使兵權一元化,不僅可以提高南宋軍隊作戰的實力,也可以恢復像北宋一樣徹底的中央集權,這樣就不怕武將擁兵自重或是叛變了,尤其是在高宗經歷苗劉叛變,一度丟了皇位,於是對武將更不信任,岳飛在諸將中,號召力、實力最強,一旦叛變後果不堪設想,高宗在紹興七年早就有殺岳飛之意(淮西易帥事件後),只是當時和議還沒成功,高宗需要岳飛來抵抗金人的南侵,當紹興十一年和議已成定局時,高宗再也沒有顧忌了,所以就藉秦檜黨羽之手除掉岳飛。

宋金和議及收兵權這兩件事,是高宗想殺岳飛的重要因素,筆者認為和議不一定要殺岳飛,一樣可以完成和議,尤其是在第二次宋金和議(紹興十一年)時,宋金局勢和之前已經大不相同,金人比南宋更需要停戰、議和,而且南宋境內反對議和者已經非常少了,除了少數抗金的武將,大部分反對議和的人已經被秦檜驅逐,遠離朝廷了,宋金議和已經是趨勢使然,即使岳飛堅持抗金,一樣改變不了局勢,還有收兵權也不需要殺岳飛,紹興十一年四月岳飛兵權被架空了,成了樞密副史,身分從武將變成文官,其實對高宗而言,岳飛已經不再具有威脅性,可是高宗仍然

在紹興十一年十二月賜死岳飛,這不僅違反了北宋太祖立下不殺文臣的規矩,也讓人感到高宗的心狠手辣,筆者推究高宗非殺岳飛不可的原因,可能是高宗想藉由殺岳飛,更加確立和議的體制,此外,高宗如果釋放岳飛,就等於承認岳飛是冤枉的,這樣有損高宗的顏面,還有就算真的釋放岳飛,岳飛可能會怨恨高宗,高宗可能是基於這些考量、猜測,最後還是決定殺岳飛。

高宗殺岳飛後,不但除去心頭大患,更厲害的是高宗把殺岳飛的罪過,通通推到秦檜身上,實在是陰險狡猾。秦檜臨死前,高宗去探望他,斷定他的病不會好,於是就下令把秦檜父子都罷免了,事後還故意對大臣說,秦檜死了:「朕今日始免靴中置刀矣。」高宗故意製造秦檜權勢之大,大到威脅皇帝的假象,故意讓別人覺得秦檜是可怕的壞人,秦檜死後,高宗把殺岳飛的罪過都賴在秦檜身上,好洗刷自己的責任,這便是高宗狠毒狡詐之處,關於岳飛之死,秦檜只是代罪羔羊,真正的主謀高宗當之無愧,畢竟秦檜能有多大的權利呢?如果不是高宗有意殺害岳飛,默許那些莫需有的罪名,秦檜等人那敢明目張膽的陷害岳飛,即使沒有秦檜這個人,高宗一樣會除掉岳飛這個眼中釘。

宋高宗是主要謀害岳飛的人,但是岳飛本身的個性,他的忠君思想,以及當時的政治環境,彼此交互作用著,無不造就岳飛的英雄式作風,岳飛才大遭忌,不見容於當代的主流,也使他成為悲劇英雄,岳飛耿直、不輕易向強權低頭的個性,以及不夠圓滑的政治作為,都導致岳飛成為政治鬥爭下的犧牲品,過去在探討岳飛死因時,多著重在秦檜及其黨羽對岳飛的陷害,而忽略了岳飛本身個性上的缺陷,如果岳飛能處世圓融一點,懂得明哲保身,或許就不會犯高宗的忌諱,也就不會被人陷害了。岳飛的悲劇不僅在於高宗的猜忌、秦檜等人的陷害,他也被自己的個性所害,還有他一直堅持自己的理想,想要抗金,恢復中原,可是又要忠君,於是岳飛在忠君、愛國難兩全的情況下,最後以悲劇結束短暫的一生。







參考資料

古籍

明‧王夫之(1985)。宋論。台北:里仁出版社。

元‧脫脫(1983)。宋史。台北:鼎文書局。

明‧王洙(1977)。宋史質。台北:大化書局。

清‧徐松(1976)。宋會要輯稿。台北:新文豐出版社。

明‧柯維騏(1974)宋史新編。台北:新文豐出版社。

宋‧徐夢莘(1962)。三朝北盟會編。台北:文海出版社。

宋‧李心傳(1968)。建炎以來繫年要錄。台北:文海出版社。

宋‧岳珂。金佗粹編、續編。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期刊

張火慶(1995)。從「說岳全傳」看岳飛冤獄及相關人事。興大中文學報,8,111-149。

薄煥智(1993)。岳飛與楊再興。孔孟月刊,31(12),34-35。

賴漢屏(1993)。只有南枝恨未消--岳飛的詞作及其冤嶽。明道文藝,203,46-54。

王德毅(1992)。宋高宗評--兼論殺岳飛。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學報,17,173-188。

岳德莊(1992)。關羽與岳飛--兩位歷史武將的比較。歷史月刊,57,98-101。

曾秀氣(1992)。岳飛思想研究。美和護專學報,10,213-265。

王德毅(1990)。岳飛的歷史地位-兼論民國以來的岳飛研究。中國歷史學會

史學集刊,22,55-76。

龔延明(1989)。岳飛鬥奸。歷史月刊,18,21-23。

王德毅(1989)。評析岳飛冤死獄案。歷史月刊,14,30-34。

劉子健(1989)。「岳飛的部將和幕僚」讀後。歷史月刊,98-99。

陳木杉(1989)。論大陸學者對岳飛的評價。共黨問題研究,15(2),48-53。

王曾瑜(1989)。岳飛事雜談。歷史月刊,12,113-117。

卓淑梅(1988)。論岳飛之死的必然性。史苑,46,25-36。

李安(1986)。析論中共揚敬岳飛的出版品之心態和謬誤。光復大陸,240,25-31。




書目

世一文化編輯部(1998)。岳飛傳。台北市:世一文化。

郭光(1997)。岳飛集輯注。中州古籍出版社。

禚夢庵(1996)。宋代人物與風氣。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寺地遵著 劉靜貞、李今芸譯(1995)。南宋初政治史研究。台北:稻禾出版社。

陳學霖(1993)。宋史論集。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李唐(1990)。盡忠報國岳飛傳。台北:莊嚴出版社。

賴特(1990)。中國歷史人物論集。台北:正中書局。

楊蓮福(1989)。破虜軍閥-岳飛。台北市:久大文化。

李安(1987)。岳飛史事研究續集。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李安(1987)。岳飛史蹟考。台北:正中書局。

劉子健(1987)。兩宋史研究彙編。台北:聯經出版社。

王曾瑜(1986)。岳飛新傳。台北:谷風出版社。

張峻榮(1986)。南宋高宗偏安江左原因之探討。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朱傳譽(1985)。岳飛傳記資料。台北:天一出版社。

李安(1984)。岳飛行實與岳珂事蹟。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鄧廣銘(1983)。岳飛傳。北京人民出版社。

李漢魂(1980)。宋岳武穆公飛年譜。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李安(1980)。精忠岳飛傳。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李安(1977)。岳飛史事研究。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