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14日 星期二
好課三要素:故事、學法、靈魂——“一節好的歷史課”標準之我見
好課三要素:故事、學法、靈魂——“一節好的歷史課”標準之我見
戴加平
《歷史教學(中學版)》2014年11期
一直在關注《歷史教學》組織的“一節好的歷史課”標準的專題討論,不少知名歷史教育學者和一線教師見仁見智地發表了燭見,給筆者以極大啟發。 中國論文網 http://www.xzbu.com/9/view-6314010.htm
實際上,好課標準實在是個開放而多元的命題。去年十月,筆者曾有機會擔任某縣高中名師教學展示活動的學術點評人,有機會在第一時間對剛下課的5位不同學科的名師提出同一個問題:“請用3個關鍵字說出你心中的好課標準”,他們的回答見下表:
上表表明,不同學科的教師,對好課標準的認識是有很大差異的。其實,即使同為歷史教師,對好課標準的認識也有不小差異,這一點已為本次持續一年的討論所證實。問題在於,我們能否通過這場有價值的專題討論,在不放棄己見的同時,取得某些共識?
作為高中歷史教研員,筆者始終努力地行走在理想與現實之間,並尋找著兩者間的平衡點。具體到本次討論,筆者也秉持同樣信念,以期能明晰前行方向與操作路徑。筆者以為“一節好的歷史課”標準的討論,需要明確兩個前提:一是本次討論中的“歷史課”應當是指歷史教學中的常態課。換言之,不是義務教育階段的歷史課,不是各類複習課,也不是展示課或比賽課。因為課型不同,評價的標準自然會有所不同。二是“好課”的標準既要有一定品位,又要清晰,便於實際操作與評判。具體而言,一方面標準不宜過高過繁,導致教師視上出好課為畏途,導致好課難覓;另一方面,又要導向明確,操作性強,有助於一線教師的教學實踐。
據此,筆者以為,構成一節好課的要素或許有很多,但基本要素是“故事”“學法”與“靈魂”。一節高中歷史常態課,如果具備了這三個要素,應當就是好課了。如果還能具備其他一些要素,可以說是錦上添花;如果不具備其他要素,也無傷大雅。
歷史學科是與故事緊緊聯繫在一起的。可以說,歷史學科的基本特色就是講故事。當然,是真實的歷史故事。這裡的“故事”,其內涵是較為寬泛的,可以是完整的故事,也可以是有趣的細節,重要的是真實、有情節、生動形象。如某教師在執教人教版《社會危機四伏和慶曆新政》一課時,以下列這則材料作為導入:
一日(宋仁宗)特開天章閣,召對(范仲淹等人)賜坐。【此于宋為殊禮矣。】給筆劄,使其當面疏奏(改革政治的方案)。
顯而易見,這則材料本身就是一則極為生動的故事,透露出宋仁宗急切而誠懇地期望范仲淹謀劃變革的心態。由這則故事可以生髮不少問題(想像):宋仁宗為何如此急切地想變革?宋仁宗為何對范仲淹等人寄予厚望?范仲淹將如何應對?教學可以由此展開。
故事的主要功能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一節好的歷史課一定是由生動形象的故事或細節串聯起來的。事實上,《百家講壇》之所以如此吸引人,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主講人善於講故事。
歷史課上的故事,不一定要講完整,故事片斷或者是某個細節用得好,同樣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下面就是較為成功的一例:
某教師在執教人民版《新中國初期的外交》一課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內容前,提供了一份“1949―1953年與中國建交國家資料簡表”(見下表),並設計了配套問題:“‘屋子’打掃乾淨了,‘客人’為何遲遲不來?”這樣的教學設計,通過資料與問題的配合造成了一個懸念,極為自然地引發了學生們的學習關注,為學生理解新中國從“一邊倒”方針轉變到“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作了很好引導。
歷史課當然不是故事課。所以在課堂上講什麼故事是需要教師認真斟酌的。
有效課堂中的歷史故事,除了真實和生動形象,應當是緊扣教學內容的需要,尤其是緊扣“重點”“難點”與“疑點”的解決需要而安排。上文中宋仁宗特開天章閣的故事,寥寥數語,卻體現了宋仁宗急切變革、對范仲淹等人抱有厚望的心態,又與慶曆新政僅歷時一年多就夭折這一結局形成情景衝突,有助於引發學生對新政背景及失敗原因的思考。
好的歷史故事,還應當有些意蘊,讓人能夠細細體會,會心而笑,使“論從史出”成為可能。上文中的資料及配套問題就具有這樣的特點,因此能收到讓學生粗粗一看大感意外,細細一想恍然大悟的效果,不但記住了,更是理解了。
相信具備了上述四個特點的歷史故事,不但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們學習歷史的興趣,還能有助於發展他們的思維能力,引導他們正確地理解歷史現象,進而為他們的繼續學習奠定基礎。
“學法”是指學生們學習歷史的方法。通過引導學生學習具體的歷史知識,掌握學習歷史的方法,應當是現代高中歷史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也是現代高中教育的重要理念和追求目標之一。
要出色地完成高中歷史學習任務,需要掌握的學習方法是很多的,既有“普適性”的,也有“特殊性”的。前者如閱讀教材的方法、識記的方法、複習的方法、準確表達的方法等,這些方法為各學科的學習同樣需要;後者如搜集資料的方法、辨析史料的方法、左圖右史的方法、運用史料的方法等,這些方法為歷史學科所特有。
毫無疑問,這兩類方法實際上是有不少交叉的,也是需要學習者盡可能一一掌握的。但作為教師對學生的訓練,需要有計劃、有重點地推進。這主要是因為受教學時間限制,一節課中的學法指導內容只能是有限的,學生掌握某種具體的學習方法、進而學會學習,更是一個從初步知道到逐步內化的過程。所以教師要做到心中有目標,手中有方法,從長計議,總體安排,逐步推進,使學生能逐漸地切實掌握各種學習高中歷史所需要的方法。
“學法”指導當然可以是顯性的,即教師在歷史教學中直接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導。以“求真”為例,“求真”是歷史學科的基石之一,但“求真”並不容易,除了要有“求真”的信念,也需要掌握“求真”的方法。某教師在執教《古代中國科技發展的突出代表――四大發明》一課時,通過“我們可以用哪些方法證實中國古代有‘四大發明’?”和“我們如何證偽‘韓國是活字印刷術的起源國’之說?”這兩個問題的設計及其教學活動的展開,幫助學生初步地知道與運用“文物考古”和“文獻典籍”這兩種方法證實或證偽某些觀點,進而水到渠成地向學生介紹王國維首倡的“兩重證據法”。這樣的教學過程,較有效地幫助學生初步確立了“求真”的理念,知道了“求真”的方法。這樣的指導顯然既是必要、也是有益的。據筆者所知,近年來已有不少教師開設了以學法指導為主要教學目標的學習方法課,如“如何收集與整理材料”,“如何解讀史料”,“如何編制大事年表”,“如何掌握核心概念”等,這類課都是極有價值的,是歷史教學中很好的探索與嘗試。 “學法”指導在更多的時候是隱性的,即滲透在日常的課堂教學過程中,可謂是潤物細無聲。如證據意識的確立、歷史邏輯的揭示、歷史意識的涵養、批判視角的形成……某教師在執教人民版《新中國初期的外交》一課的《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這一內容時,讓學生研讀教材安排的《毛澤東訪蘇期間和史達林在一起》這一照片,並設問“毛澤東當時的心情如何?依據?”這一教學片斷的設計引發了學生的極大興趣。緊接著,教師指導學生研讀教材相關內容,從毛澤東的訪蘇時間之長、周恩來趕赴莫斯科、國際輿論的猜測等視角引發學生的思考,感受中蘇兩國當時談判之艱難;再提供了該條約的秘密附件內容節選和如下這段已公開發表的毛澤東在1956年的講話(見材料1),從而證明“毛澤東當時的心情”至少並不輕鬆,甚至還是憂心忡忡的。至此,學生不但可以確信自己的眼睛:照片中毛澤東與史達林的神態都較為嚴肅,還可以知道蘊藏在偉人神態背後的深層次原因。
材料1:我一生寫過三篇歌頌史達林的文章。頭兩篇都是祝壽的。第一篇是在延安1939年史達林60壽辰時寫的,第二篇是在莫斯科,1949年他70大壽時的祝詞。第三篇是在史達林去世後寫的悼念文章。這三篇文章老實說我都不願意寫,但從理智上來說又不能不寫,而且不能不那樣寫。
這一教學片斷設計和這樣的教學過程,既相當故事化地敘述了簽訂《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背後錯綜複雜的真實歷史,又為學生理解中蘇關係在日後的破裂埋下伏筆,更是在悄無聲息中引導著學生關注史證、關注論從史出,很好地將學法指導融入了教學過程之中。
沒有靈魂的身軀註定行之不遠。人是這樣,課也是這樣。趙亞夫先生說得好,“一節歷史課如果失去了靈魂,內容再生動、豐富都是擺設”。
歷史課的靈魂可簡稱為“課魂”或“課時靈魂”(也有些學者與教師稱之為“教學立意”),它應當是能夠統帥一節課的主要教學目標,應當能體現出為什麼而教,應當能在較高層次上體現出一節歷史課的價值。
如某教師在執教人民版《新中國初期的外交》一課時,將“政策決定命運”確定為本課靈魂,然後圍繞這一課魂設計了問題鏈:①毛澤東的訪蘇直接目的是什麼?如何評價《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②六點建議與日內瓦協議滲透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哪些內容?③周恩來在萬隆曾面對著怎樣的局面?他為什麼能夠扭轉這種極為被動的局面?④“和平共處五項原則”適用於與哪些國家的交往?它與“一邊倒”方針是怎樣的關係?這樣的設計既準確地把握住了本課的教學重點與難點,更引導學生著重思考“新中國初期的外交”的得失及其背後的政策因素,這不但有助於幫助他們“理解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在處理國際關係方面的意義”,還將有助於他們理性地理解“政策”的巨大作用,進而謹慎地審視各類重要的政策。
提出一節課應當要有自己的靈魂,會不會讓歷史課套上枷鎖走向思想僵化?實踐表明,由於確定一節歷史課的靈魂要受課程標準、教材內容、學生情況、現實環境以及教師本人素養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因此,同一課內容完全可以提煉出不同的“靈魂”。以“美國1787年憲法”這一課為例,我市教師在最近的一場優質課比賽中就分別提煉出了“探尋‘走出問題叢生的灌木林’之路”,“感受1787年憲法中‘制約與平衡’原則這一人類政治智慧”,“恒久的憲法”,“總統靠得住嗎――授權提高效率、限權保障共和”“妥協下的制約與平衡”等主題作為“靈魂”,真是各具特色、精彩紛呈,既給觀摩教師以很好啟發,更給學生揭示了蘊藏於歷史表像深處的智慧之光。
作為歷史教師,我們應當確信:一個沒有靈魂的歷史課堂,不管形式多麼熱鬧,其本質都是死寂的,沒有人文價值。因此,歷史教師進行每一個教學設計時,都應當思考為什麼而教這一問題,都必須明確教學設計中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換言之,每節課都應當要有自己的靈魂,每一節課都能叩擊學生的心靈,最終完成歷史教育的使命。
總之,筆者以為一節好的歷史課,應當有故事(細節)的渲染,有學習方法的滲透,有靈魂的燭照。簡言之,是應當有趣、有法與有味。所以高中歷史教師應當學會收集與講故事,應當重視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應當關注寓論於故事之中,寓論於教學過程之中。如果能具備這三個方面的能力,使自己的課堂具備了這三個要素,那麼上出一堂又一堂的好課就是水到渠成之事。
【作者簡介】戴加平,男,1957年生,正高級教師,浙江省嘉興教育學院高中歷史教研員,主要從事高中歷史教師群體專業發展、中學歷史教學研究。
【責任編輯:王雅貞】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