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30日 星期一

司馬遷筆下的項羽



司馬遷筆下的項羽

http://paper.udn.com/udnpaper/POC0004/73464/web/

  前陣子有文友在文學討論區提到一個問題:「〈項羽本紀〉中,項羽為何不殺劉邦?」這個問題的背後,其實潛 藏著一個很簡單的想法:如果項羽在鴻門宴中把劉邦給殺了,那麼後來的歷史就會改觀,也許項羽西楚霸王的地位會維持更久一些。這個想法當然只是個假設性的想 法,因為歷史的事實是項羽敗在劉邦之手,最後自刎而亡。沒有人能夠知道,如果劉邦死在鴻門宴,後來的歷史會如何演變。當然,這不是不能討論的問題,只不過 這樣的問題已屬於科幻小說或反演義小說之類的題材,而非真正的歷史了。

  在談文友所提出的問題之前,我們或許可以先想想,「歷史」是什麼?最簡單的說法,歷史是「曾經發生過的事 件」。但若進一步想,美國進軍伊拉克是曾發生過的事,隔壁的母狗生小狗一樣是發生過的事,但百年之後的歷史記載,可能會出現「美國進軍伊拉克」的專章,但 卻不會有任何關於我家隔壁母狗生小狗的記錄。兩者之間的差別何在?當然在於「後續影響」上。因此,所謂的「歷史」這時就必需更精確地定義為「曾發生過且對 人類社會發生過影響的事件」,而歷史人物自然就是「曾存在過且對人類社會發生過影響的人」。當這樣的定義能得到認可時,進一步就必需思考,是「誰」決定事 件或人物在人類社會中的重要性?又是「誰」決定了某件事或某個人在歷史中所呈現出來的面貌?這時就必需要面對史冊記載究竟是「客觀的記錄」還是「主觀的抉 擇」這個問題。

  對一般讀者而言,史書所記錄下來的歷史,是如假包換的史實,不容質疑,也不容挑戰。但若對史學研究者而言,所謂的「真實」卻是個不容易說明的問題。

  歷史所強調的是「真實」,虛假的事物絕不允許記入歷史之中。然而,在真實與虛假之間,絕不是一條涇渭分明 的直線,反而是兩者之間具有一大片的模糊地帶。這一大片的模糊地帶,就是所謂的「史料」。「史料」是歷史事件發生後所留下的相關記錄或証據,照理來說,史 料同樣是真實的一部份,不應視為模糊地帶。但是只要深入暸解便可發現,史料並不像是結果。一場戰爭打完後,其結果誰勝誰敗,是不辨自明的真實,但戰爭過程 中所遺留下的種種材料,卻往往有自相衝突的情況。最簡單的例子,便是二次大戰結束後,美國與日本同樣製作了許多歌頌與反思二戰的作品,然而其內容卻可大逕 庭。其次,雖然勝敗結果不容改變,但單一事件所能產生的影響,卻不見得如同戰爭結果般地清晰。倘若一場單一的戰爭都有可能充滿了許多不可確定的歷史真相 時,若將歷史的眼光放到一個人、一個家族甚至是一個國家時,則其中所具有的模糊地帶自然愈加廣大。

  既然史料充滿了不確定性,那麼,後人所看到的歷史是如何被寫出來的?答案當然是史家寫出來的。然而,史家 本身也是人,有自己的知識水準,也有自己的是非判斷,更有著自己的好惡情緒。因此,雖然後人願意相信歷史是「客觀的記錄」,但實際上,卻是史家透過自身學 養人格,精心從眾多史料中,挑選出特定的材料予以編排整理,呈現給世人的「主觀的記錄」。

  於是乎,當我們試圖著去討論〈項羽本紀〉中如鴻門宴這種具有決定歷史走向關鍵的事件為何會出現意料之外的結局時,首先需想到的便是,司馬遷寫下〈項羽本紀〉時,究竟想讓讀者看到些什麼?

  在歷史的真實中,在項羽身上有幾件事是絕不容質疑的。首先,項羽是戰國楚國貴族的後代,而且有個能征擅戰 的叔父項梁,所以才有機會發揮他自身的征戰長才。其次,項羽雖出身世家,但本身具有高度的戰爭才華,並非是一個靠著血緣得到地位的貴公子,所以才能攻無不 克、戰無不勝,直到建立了西楚霸王的地位。再次,在攻破秦都咸陽一役中,劉邦的地位與能力浮上檯面,也種下了鴻門宴後楚漢相爭的基調。最後,項羽與劉邦在 爭奪統治權的過程中,雖然項羽本人是每戰皆捷,但在麾下將領敗戰連連的整體挫敗下,最後仍免不了自刎烏江的結局,而漢帝國也正式成為接續秦、楚的正統。

  上述這些歷史的真實,雖然絕不可被改變,但卻顯得過於簡略,而且中間缺少了太多必要的環節。諸如項羽是如 何從一名「世代為楚國將軍」的貴胄,一躍成為指揮抗秦大軍的「諸候上將軍」?而項、劉二人的爭鬥,劉邦面對項出,明明只有挨打的份,但為何卻還能將項羽逼 上絕路?這些問題的答案,便賦予了司馬遷呈現個人主觀抉擇的空間,也塑造出一個完整的項羽形象。

  司馬遷的第一個抉擇,來自於對項羽地位的肯定。項羽原只是個「西楚霸王」,本應如同春秋戰國時期各國王室 一般,列入「世家」之範圍,但司馬遷卻將項羽的傳列在「本紀」之中,很顯然的,司馬遷認為項羽雖名之為「霸王」,實際上卻具有「帝王」的權威與地位。問題 是,項羽的權威是如何建立起來的?從本紀看來,「世為楚將軍」只能算是項羽的出身,而聽從項梁的指揮攻城略地,也只是身為一名武將應有的職責。直到救趙一 役的勝利開始,才讓楚軍之威震攝諸候,也讓項羽的身份,從項梁的侄子一變成為諸候上將軍。司馬遷在救趙一役的記錄中,對於楚軍之威、項羽之勇、諸候軍之懦 皆細細描寫。自此以後,項羽儼然成為戰神一般,只要有交戰的機會,便只能期待項羽必然的勝利,毫無意外可言。從這個角度來看,司馬遷筆下的項羽,只能算是 個優秀的武將,是否夠格作為一個優秀領導者,還很難說。話說回來,司馬遷雖然不見得認同項羽是個好的領導者,但他曾擁有一時的天下是不爭的事實。即便項羽 最後的作法,是將情勢恢復到近似戰國時代的格局,但畢竟不同於春秋戰國時代諸候稱霸稱雄的年代。

  司馬遷的第二個抉擇,是如何說明項羽成就反秦大業的過程。項羽雖然能征擅戰,但比起秦帝國的整體力量而 言,仍是偏弱。項梁起事之初,多半在打游擊,挑弱的城市下手,本紀並曾提到項羽因無法攻克某一目標都市,只好轉而他向的過程。關鍵性的救趙一役,雖說是大 勝,論其實質,不外是一場豪賭。更何況,項羽所得到的「諸候上將軍」之位,不過就是反秦聯合軍的總指揮權,仍是不足以與秦帝國抗衡。而後,項羽挾各路軍馬 之威,向秦國首都進軍,所面對的,卻是秦國的主力軍。楚、秦二軍的對恃,其結果本難預料,如果以後勤補給的角度來看,長時間的消耗戰,反而對秦軍有利。項 羽與秦將章邯的對決,成了情勢逆轉的關鍵,然而司馬遷話鋒一轉,卻談起了章邯與趙高之間的猜忌,與章邯為求自保而投降的思考過程。於是項羽雖然在最後是收 服了章邯,立下了反秦戰爭勝利的關鍵,但這場勝利,從司馬遷的筆鋒看來,項羽之勝,既非力敵,亦非智取,而是來自於秦帝國的內部矛盾使然。換言之,這時司 馬遷筆下的項羽,頗有時勢造英雄的味道,項羽的成就,與其說是人力,還不如說是天命!當然,章邯的投降,或許可以用項羽懂得利用敵人的內部矛盾此一觀點解 讀,而這當然是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智取。但在司馬遷的筆法中,我們可以看到項羽對章邯的招安不只一次,並刻意忽略項羽是否已掌握秦軍內部權力鬥爭的可能性。 因此,不論歷史的真實是否為項羽利用情勢逼降秦軍,在司馬遷的記載中,都是刻意地表現出章邯投降的「主動權」,而非項羽及其謀臣之功。

  司馬遷的第三個抉擇,則在於描寫楚漢相爭的過程。秦軍主力章邯投降,情勢整個逆轉之後,秦帝國的滅亡已是 意料中之事。而後劉邦攻破咸陽,又將最終的勝利轉送給項羽,秦帝國正式滅亡,項羽的地位也達到最高峰。鴻門宴、封諸候二事,標誌著反秦戰爭的結束,卻也是 反秦聯合軍內部鬥爭的開始。

  鴻門宴與分封諸候二事,雖然都是反秦勢力內部對抗的開始,但其意義卻大不相同。項羽分封諸候,象徵著他實 際掌握了天下,何人得大,何人得小,都在他的乾綱獨斷之中,毫無異議的空間。原本這只應是一篇流水帳,只要把分封的名單羅列出來即可。但司馬遷在書寫的過 程中,卻刻意地把田榮未得到任何封地一事加以強調,並說明田榮之所以未得到應有的獎賞,主要原因在於田榮與項梁有些舊怨,又沒有參與最後攻秦的行動。當讀 者看完一連串的受封名單中,連惜日的敵人--秦國降將都有封地時,田榮所受到的待遇,也就格外地引人注目。此外,項羽在大封天下後,又自封為西楚霸王並引 兵回故鄉,這段過程中,司馬遷花了一些篇幅闡述項羽身旁謀士對項羽的期許,以及項羽想要回鄉炫耀的心態。把封諸候與項羽回鄉這二件事合在一起看,很顯然 地,項羽在司馬遷眼中,其實並不是個具有帝王氣度的人。司馬遷這個階段的描寫,儼然為接下來各地諸候軍相互的爭鬥拉開序幕。

  鴻門宴在項羽霸業中的意義,顯然與封諸候一事有所不同。劉邦起事之初,即依附在項梁麾下,項羽與劉邦不但 份屬同僚,更曾并肩作戰,並在義帝牽合下「約為兄弟」。換言之,項、劉二人的關係,從開始就是同一陣營,甚至在某些階段還可稱之為「夥伴」,遠不同於與其 他諸候的同盟關係。即便後來項羽成為「諸候上將軍」,天下兵馬皆歸他調度,但畢竟是各擁山頭的聯合軍,而非單一勢力的項家軍或楚軍。可是,為了咸陽一役勝 利的成果屬誰,項、劉二人有了矛盾,雖然鴻門宴全程中所發生的一切凶險,未必都是項羽所授意,卻也是得到了默許。劉邦最後逃過一劫,但二人心結已成,彼此 間已有猜忌,一番對決也在所難免。然而,司馬遷之所以會對此事詳加記載,除了劉邦是漢朝的開國君主,身為漢家天下的史官,當然要記上一筆。但更重要的,是 因為項、劉二人的分裂,根本可視為楚軍內部的分裂。一個勝利者,卻連自身陣營和諧都維持不了,離失敗之日想必也不遠了。更何況,司馬遷在描敘的過程中,一 直在強調項羽的強勢與劉邦的卑微,若對照當年「先入關中者為王」的誓約,更顯得項羽的惡形惡狀。然而仔細想想,若非項羽一路牽制秦軍主力的行動,劉邦又那 來的便宜可揀?但這個部份,司馬遷又是再次的予以忽略了。

  如果說,司馬遷最終的結論,是項羽「成也天命,敗也天命」的話,那麼項羽仍不失是個悲劇英雄。畢竟,項羽 雖擁有極高的軍事才能,但在各路人馬皆有異心的情況下,終究獨木難以支天。然而,司馬遷是否認為項羽是個逃不過天命的悲劇英雄呢?從他對項羽某些作為的描 述看來,似乎並不是如此。

  項羽的性格,我們可從司馬遷仔細描寫的幾件事去看。

  第一件是項羽年少時求學過程,從他事事學一半,想學「萬人敵」的心態,以及看到秦始皇的車隊,脫口而出的 「彼可取而代之」這些小細節來看,基本上,少年時代的項羽,可以是個雄心高丈之人,也可是個眼高手低之徒。第二件則是自封西楚霸王之後,原應著手於接下來 的統治天下,卻只顧著回鄉炫耀功績,可見得,項羽雖得到了天下,卻連得到天下的意義是什麼都不能理解。對應到少年項羽的表現,顯然眼高手低的可能遠大於雄 心高丈。第三件則是項羽最後以八百騎之眾逃出垓下之圍,最後來到烏江邊時,身邊剩不到三十騎,但他為了証明是「天之亡我,非戰之罪」,竟然還要奮力出戰, 而非保存實力,以圖東山再起。姑不論後人對此事寄予多少同情,但從一個曾經取得天下的領導人角度來看,顯然他是無法面對挫折與失敗的,而言也更坐實了眼高 手低的觀點。

  當然,沒有人可以當聖人,每個人的性格都一定有著必然的缺失,但項羽的性格缺點,卻讓他在取得天下的過程 中,充滿了令人難以想像的「恐怖手段」。在項羽進攻秦軍時期,項羽雖對秦國降將頗為禮遇,但卻對降卒、降城毫不手軟。章邯投降時,項羽坑殺了秦降卒二十 萬;入咸陽時,整個情勢本已被劉邦穩定下來,項羽卻是殺子嬰、燒都城,毫無仁義之師的味道。如果說,這是反秦戰爭中的必要之惡,那麼在分封諸候後,分明已 取得天下之大器,又何必在擊潰田榮時,燒遍齊地,又坑殺降卒?攻劉邦時,明明已大勝,卻一味追殺敗軍,殺十數萬又逼十數萬人跳河。更誇張的是攻彭越時,只 因外黃城曾向彭越投降,即便外黃城居民曾參與保衛城池的行列,但從未與項軍接戰過,項羽卻因此想坑殺十五歲以上之男子。一連串的舉動,不但顯示出司馬遷所 刻意營造出來,項羽性格中殘暴不仁的一面,同時也証明了項羽仍以諸候自居,絲毫沒有已有天下的自覺。而司馬遷藉由外黃城一位少年的口,更說出了項羽失敗的 關鍵:「彭越彊劫外黃,外黃恐,故且降,待大王。大王至,又皆阬之,百姓豈有歸心?從此以東,梁地十餘城皆恐,莫肯下矣。」(意譯:彭越引軍進攻外黃城, 當地居民因恐懼而暫時投降,只等項羽來解救。當項羽軍至,卻又因此要坑殺百姓,則百姓怎會誠心歸服項羽?這個消息一旦傳了出去,之後所有的城鎮為了自保, 也只好奮力抵抗項羽大軍了。)換言之,司馬遷記下這些事件,無非只為了表明一件事:所有的阻礙,都是項羽自己造成的,怪不得旁人,更怨不得天。

  項羽的另一個人格特點,是敵我分明、恩怨分明。若就一般人而言,這或許是個優點,但對一個手握天下的帝王而言,無甯是個缺點。

  項羽面對敵人時,總是毫不留情的殺,但在鴻門宴中,竟對劉邦手下留情,這是個令人難以想像的結局。也因此,對於這件事情,便容易出現許多不同的臆測與推論。就文學討論區的討論來看,以下三位先生的說法較為完整:

1. 老藍先生:「項羽當時是在一個已成就霸業的狀態(至少他認為),他看待劉邦的感覺應該是把他看做一個有實力,又擺得出一些功勞的將領,在霸王分封之前便濫殺將領對於他近在咫尺的一統江湖的霸業勢必構成阻礙。」

2. 心安靜觀閒雲過先生:「他不殺劉邦的原因,是因為他根本沒把劉邦放在眼裏,項是貴族出身(項世世為楚將)劉邦只是個角頭(泗水亭長)。」

3. 天涯浪子先生:「項羽大概是太過自信。鴻門宴的機會已經擺在眼前,卻因為項伯的幾句讒言,就認為反正劉邦不成氣候,鴻門宴殺劉邦有失顏面與威風,日後還有機會再殺,才導致沒殺了他,反而讓劉邦成就大業吧。」

  「鴻門宴」一事,記載著因項羽懷疑劉邦可能會有異心,企圖殺之以除後患的一個陷阱。若就單一歷史事件來看,三位先生的說法都有一定的合理性,然若就司馬遷撰作本紀的手法來看,其實還是要歸結到項羽的性格問題上。

  在楚、漢正式決裂之前,項羽雖然殺人如麻,分封諸候時又小動作不斷,然究其原因,這些「受害者」總是因為 與項羽有著新仇舊恨在,才會被項羽惡整,甚至是殺戮。而劉邦呢?不但與項羽同為楚人,且早在項梁起事之初,便與項羽共為楚軍將領之一。雖然軍功不及項羽, 也未必對項羽有何恩惠,至少,他與項羽從沒有過衝突。二人之間的矛盾,要到鴻門宴之後,才開始檯面化。值得注意的是項伯與范增的角色。項伯是項羽的叔叔, 雖因與張良有私交而走漏風聲,但後來舞劍保護劉邦、楚漢對恃時力保劉邦之父、妻性命,都看得出來他很有自己的想法,已不僅只是顧及到好友張良的性命而已。 同樣的,范增本是項梁的謀臣,項梁死後轉而為項羽謀事,雖被尊為亞父,名為項羽的謀臣,實際上他卻可私自調動項莊刺殺劉邦,而不需事先經過項羽的批准。就 一位君候而言,這種令不由己出的情況,恐怕會比一個在面前裝孫子的劉邦來得更具威脅性。換言之,在項家軍中,項伯、項羽、范增各有自己的想法,也各有自己 的地位與勢力。端看鴻門宴後,劉邦立殺曹無傷所表現出來的強勢,與項羽在范增當場發飆、項伯回家睡覺的「平和」相比,看得出項羽就算在自家軍中都不是個可 以「乾綱獨斷」的掌權者。換言之,就司馬遷撰寫〈項羽本紀〉的手法來看,鴻門宴除了是漢興楚亡的關鍵點外,其中項羽所表現出來的性格與所面臨的情勢,都可 說是司馬遷所意欲著墨之所在。

  最後,談談司馬遷將項羽之事編為本紀的立意問題。

  後世有些人在談到〈項羽本紀〉時,常認為這是司馬遷為了歌誦悲劇英雄所做的安排。然而,若將〈項羽本紀〉 與〈陳涉世家〉放在同一個標準上來考量,或許該說這只是司馬遷為了標舉出項羽與陳涉在亡秦過程中,所具有的關鍵地位而做的安排。司馬遷在〈項羽本紀〉最後 的評語中,曾對項羽何以能快速取得天下提出質疑,雖然他沒有提出合理的解釋,卻說了這麼一段話:「(項羽)自矜功伐,奮其私智而不師古,謂霸王之業,欲以 力征經營天下,五年卒亡其國,身死東城,尚不覺寤而不自責,過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豈不謬哉!」 (意譯:項羽自以為有大功勞,只懂得遂行個人的意志,而不知道汲取前人的智慧與經驗,竟認為他的霸業單憑武力便可妥善經營,導致享國只有短短的五年,卻不 懂得反省與覺悟,這已是犯了難以挽回的錯誤了。到死前,竟還說出:「是上天要滅亡我,而不是我不懂得用兵」,就更令人覺得荒謬了。)由這段評語可知,從頭 到尾,司馬遷都不認為項羽的失敗與劉邦的成功,是因為天命的流轉,或是劉邦有何特出的長才,而是項羽本身的想法與作為有問題,才會導致滿盤皆輸的後果。從 這個角度來看,司馬遷編撰〈項羽本紀〉的立意,究竟是正面肯定,還是負面評價,也就不言可喻了。

撰文者:蘭流/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生

司馬遷緣何冷看劉邦惜項羽?



司馬遷緣何冷看劉邦惜項羽?
    來源:薛中鼎         2011-01-13 流覽 517     暫無評論     字體:      
       中國幾千年來影響力最大的歷史學家,毫無疑問的應該是司馬遷了。如果沒有司馬遷寫了《史記》,中國的歷史,會少了很多很多重要的記載。很多我們今天所熟悉 的成語,譬如破釜沉舟完璧歸趙雞鳴狗盜負荊請罪暗渡陳倉四面楚歌都是來自於司馬遷。幾千年來,中國知識份子對他都有很 崇高的敬意,所以歷朝歷代的讀書人,都會尊稱司馬遷為太史公

  有位著名的英國歷史學家Jonathan D. Spence,是當代最負盛名的中國歷史小說專業作家,也是耶魯大學歷史學講座教授。有趣的是,Spence教授給自己取了個中文名字,叫做史景遷 史景遷這三個字的意思很明顯,研究歷史的Spence先生,對於司馬遷,是很景仰的。

悲劇英雄司馬遷

  司馬遷最讓人讚歎的是,他寫的歷史人物,都非常的有人性。什麼是人性?人性就是喜怒哀樂、有弱點、有感情。司馬遷筆下的幾個悲劇英雄,尤其是栩栩如生,令人惋惜,也令人敬愛。

  司馬遷自己就是悲劇英雄。唯有悲劇英雄才能真正體會,悲劇英雄為什麼會成為悲劇英雄。我們先看看司馬遷是如何形容自己,司馬遷說他自己是:少負不羈之才,長無鄉曲之譽。”(司馬遷《報任少卿書》)

  短短的兩句話,其實表述了悲劇英雄的人格特質。悲劇英雄都是富有才華的,對很多事情,都有他自己與眾不同的看法;在鄉里之間,可能沒有什麼好的名聲。

  司馬遷的巨大悲劇發生在西元前98年,那年他大約是47歲。當時的名將李陵討伐匈奴,兵敗投降。漢武帝劉徹震怒,滿朝文武都認為李陵的全家應該被誅殺。司馬遷與李陵相識,但是來往並不多。他就事論事,為李陵的處境辯解,結果被劉徹下獄,處以宮刑。可以想像,劉徹對於犯顏直諫的司馬遷,給了一個最極端的羞辱。劉徹要讓司馬遷,愧對他的祖宗,在別人面前永遠抬不起頭來。

  如果你是負不羈之才,無鄉曲之譽的司馬遷,你會怎麼辦呢?司馬遷 說:皇帝玩弄人的生命,好像掐死一隻螞蟻一樣。如果我選擇死亡,我算是什麼東西呢?我只是一個傻子,活該去死的罪犯而已。司馬遷面臨兩個選擇,是要像 螞蟻一樣的被皇帝搞死?還是讓羞辱追隨自己的餘生,生活在別人的輕蔑之下?

  最後,他選擇了屈辱的活著。他活著是為了要完成一件事情,要寫一部史 書。這件事他的父親就已經開始做了,而且期望他能完成這部著作。司馬遷很清楚,他是有能力、有機會完成這部巨著的。他與父親司馬談,都是朝廷的太史令,讀 了很多很多的史書;他與父親,都已經花了多年的時間準備寫這部書;他曾經壯遊天下,在民間採集了很多的史料。我相信,司馬遷很清楚的認知到,全天下只有他 有機會、有能力、寫下這部史書。如果他不寫,別人是不可能寫得出來的。

  所以他說:死有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一個人的生死之間,有很大的輕重差異。他選擇了屈辱的活著,因為他如果選擇了死,他的一生,就只是一個傻瓜罪犯,死的活該。他屈辱的活著,他說,是要: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司馬遷〈報任少卿書〉)

  結果他真的做到了他所謂的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在他完成他的著作之後,歷史上就再也找不到有關他的任何記載了。我想,對他來說,《史記》完成了,他的人生的意義就結束了。

  一代曠世奇才司馬遷,有學問、有個性、有文采、有感情;結果被劉徹給處以極其不堪的宮刑,是他一個絕大的悲劇。司馬遷承載著無比的屈辱,完成了中國幾千年來最重要的一部史書,司馬遷是英雄。所以,司馬遷是個當之無愧的悲劇英雄典範。

  關於這本浩瀚巨著,司馬遷在《史記》的卷130《太史公自序》中說, 此書有五十二萬六千五百字,而且是藏之名山,副在京師,俟後世聖人君子。我覺得疑惑的是,在西元前90多年的那個時代,是用什麼樣的工具來完成這 樣的巨著呢?當時應該是用毛筆寫在竹簡上,再把竹簡裝訂成冊的吧!

  那麼一本52萬字的竹簡書冊,到底要佔用多大的空間,如何來保留呢?何況司馬遷還寫了兩本,藏之名山,副在京師,是一本在郊縣,一本在京城。司馬遷拖著殘疾而受屈辱的身子,完成這樣艱巨的工作,是需要多大的毅力與努力啊!

  司馬遷寫《史記》,寫活了那個時代的兩個悲劇英雄。這兩個悲劇英雄, 得到了後人千年的禮贊與謳歌。我想,如果沒有悲劇英雄司馬遷;這兩個悲劇英雄的故事,就不會像我們今天所認知的如此生動感人。司馬遷的悲劇,造成他自己的 英雄色彩;也因為司馬遷的悲劇,才能讓另外這兩個悲劇英雄,得到司馬遷的特殊青睞,著墨如此之深。

  換句話說,這兩個悲劇英雄的故事,如果是換了個人來寫,可能是完全的乏味無趣。所以,他們的故事,能有司馬遷來寫,也是他們的幸運。

  有趣的是,這兩位悲劇英雄,最後都選擇了以自殺來結束自己的生命,這是司馬遷曾經想做而沒有做到的。

  司馬遷寫的兩個悲劇英雄,一個是西楚霸王項羽,一個是漢飛將軍李廣。

  司馬遷筆下的悲劇英雄項羽

  項羽與李廣與司馬遷所受到的悲劇屈辱,都有直接或間接的關係。項羽與劉邦打天下,項羽失敗了,劉邦當了皇帝。漢武帝劉徹是劉邦的曾孫,劉徹的無上的權力,來自于劉邦。司馬遷寫劉邦,是否會想到自己刑餘之身,以及自己的無邊的屈辱?

司馬遷是如何寫項羽悲劇英雄的故事呢?

  司馬遷對項羽最經典的描述是項羽的巨鹿之戰。當時的諸路起義英雄,都不敢與秦兵交戰。項羽出來,彷佛是天兵天將由天而降:

  諸侯軍救巨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縱兵。及楚擊秦,諸將皆從壁上觀。楚戰士無不以一當十,出兵呼聲動天,諸侯軍無不人人揣恐。於是破秦軍,項羽召見諸侯將,入轅門,無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視。(《史記‧項羽本紀》)

  項羽的英雄神勇,讓諸侯的將軍們,都會不自覺的屈膝而行,不敢抬頭看他。在司馬遷的筆下,項羽真是蓋世英雄,無人能比。

  在項羽最後的日子,司馬遷對於項羽的描述,是充滿了感情與愛惜。無論 如何,末日英雄項羽的身邊,還是有美人始終不渝的愛情。於是,項羽臨別作詩悲歌力拔山兮氣蓋世……虞兮虞兮奈若何;美人翩翩起舞,項王泣下數行,左 右皆泣,莫能仰視。司馬遷描述這段故事,如詩入畫。

  最後在項羽自刎之前,司馬遷還依依不捨的作了三個場景的描述:

  1.項羽為了要證明他的失敗是天亡我,非戰之罪,一聲令下,雖然只有28騎,再度衝刺,依舊所向披靡;

  2.有烏江亭長備了船,請項羽渡江,徐圖再舉。項羽說,他已無顏見 江東父老,所以婉拒了亭長請他渡江的建議。為了感謝亭長的關愛,項羽還把自己的千里名駒,送給了亭長。等於是死前還好好的安置自己的烏駒愛馬,酬謝了對 自己有善意的亭長。代表的是,項羽這個人情深義重,連對自己的愛馬,都不例外;

  3.最後,項羽看到了故交呂馬童,跟呂馬童說,我知道劉邦以千兩黃金懸賞我的人頭。這個功勞就給你吧!於是自刎而死。

  我想,只有司馬遷才會這樣寫項羽、寫得如此富有感情。之後的二十四史,描寫人物,也沒有像司馬遷描寫項羽這麼的文學與浪漫。可以看得出來,司馬遷對於悲劇英雄項羽,是多麼的厚愛。

  相對來說,司馬遷寫劉邦是個工於權術、沒有感情的無賴。為了自己逃 命,可以把自己的兒子、女兒推下車,以減輕車子的重量。項羽要烹殺劉邦的父親,劉邦會說,請把父親的肉,分我一杯羹吃吃。劉邦的老婆呂雉,心狠手辣,也不 是什麼好東西。司馬遷寫劉邦,看不出來有什麼仰慕之情。

  劉項之爭,劉邦贏得了皇位;項羽得到了悲劇英雄的名聲、美人的愛情。在司馬遷的筆下,孰輕孰重,讀者都可以感覺得出來。很明顯的,司馬遷對項羽的偏愛,遠遠多於劉邦。

  司馬遷對於項羽,還作了一個意味深長的處理。項羽是個失敗的軍事領 袖,但是,司馬遷給了項羽帝王的尊榮。司馬遷把項羽的故事,列入了《史記》中的本紀。《史記》中的本紀,說的都是帝王故事,在司馬遷的心目中,項羽是 帝王。項羽本紀,司馬遷放在《史記》的第七卷。第六卷是秦始皇本紀,第八卷是漢高祖本紀。項羽排在秦始皇的後面,劉邦的前面。

  這就是悲劇英雄司馬遷,如何以充滿感情的心情,在寫悲劇英雄項羽。

司馬遷項羽故事的餘波

  因為司馬遷寫項羽寫得如此精彩,才有了國樂的《十面埋伏》,有了戲劇 的《霸王別姬》。在中國唐宋以及現代的文學作品中,對於項羽,也有很多的歌詠與讚歎。譬如唐朝的著名詠史詩人杜牧,到烏江的項羽廟,寫了一首著名的懷古 詩:勝敗兵家不可期,包羞忍恥是男兒。江東子弟多豪俊,捲土重來未可知。”(《烏江亭》)

  宋朝的詩人劉克莊,有一首詞,有這樣的一句話:千載後。君試看,拔山扛鼎俱烏有。英雄骨朽。問顧曲周郎,而今還解,來聽小詞否。”(《摸魚兒》)

  宋朝的女詩人李清照,也寫了一首詠歎項王的詩: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夏日絕句》)

  中國近代最有名的有關項羽的詩,應該是毛澤東詩中的名句了: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毛澤東的意思是說,要乘勝追擊國民黨,務求解放全國。不可以像項羽一樣,心慈手軟,縱虎歸山。

  至於有沒有什麼詩文是在讚歎劉邦的呢?我就真的不知道了。

司馬遷寫悲劇英雄李廣

  在司馬遷寫的《史記》中,有一個傳記,是《李將軍列傳》,說的是邊塞名將飛將軍李廣的故事。

  李廣是個悲劇英雄,最後以自殺結束生命。李廣的悲劇,延續到他的第三代,李陵。李陵的變故又直接導致了司馬遷的悲劇。

  司馬遷與李陵認識,交往不多。司馬遷愛才,對李廣的才氣非常的敬仰,對於李廣的悲劇非常的同情。偏偏李陵善騎射,愛人,謙讓下士,有祖父李廣之風。所以,一旦李陵有難,司馬遷挺身而出,觸怒了霸道的漢武帝劉徹。司馬遷愛才的情感因素,加上仗義執言的個性,決定了他的悲劇與命運。

  李廣的故事,似乎只有在《史記》中找得到。換句話說,如果沒有司馬遷寫李廣,李廣的故事就不會流傳下來了。

  司馬遷寫的李廣故事,成了很多後人文學作品的題材。有些人評論唐詩說,唐詩中寫得最好的一首七言絕句,是王昌齡的〈出塞〉詩。詩的內容,就是緬懷司馬遷筆下的大漢飛將軍李廣: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詩人王昌齡感歎邊塞不甯,秦時明月漢時關。想像中,如果飛將軍李廣還在的話,也就不至於萬里長征人未還了。

  司馬遷在小時候,見過李廣,他的印象是李廣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辭。名震一時的飛將軍,看來竟然是個很鄉土的人,口才不好。但是,李廣雖然粗土、不善言辭,司馬遷給他的評價卻是非常的高。司馬遷說:

  余睹李將軍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辭。及死之日,天下知與不知,皆為盡哀。 彼其忠實心誠信于士大夫也?諺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雖小,可以喻大也。(《史記‧李將軍列傳》)

  李廣死的時候,不管是認識他的還是不認識他的,都感到深沉的悲哀。我想是因為他為人忠實有誠信。俗話說: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桃樹李樹都不說話,憑著自己的魅力,吸引了人來人往,最終桃李樹下,因為人氣的聚集,也會形成路徑的。

  有趣的是,一直到今天的日本東京與大阪,都還各有一所成蹊大學。日本前任首相安倍晉三,就是成蹊大學的畢業生。日本成蹊大學的名稱,就是來自于司馬遷對李廣的評贊。

  司馬遷雖然在小時候見過李廣,但是與李家三代,並無深交。他為了沒有 深交的李陵,受到極其不堪的羞辱。司馬遷有才華、有個性、有感情;甚至在感情的驅使之下,會不計後果,做出衝動的事情。司馬遷所謳歌、所讚賞的人,像項羽 與李廣,其實也都跟他一樣,有才華、有個性、有感情;也會因為感情而做出衝動的事情。這樣的人格特質,決定了他們悲劇英雄的宿命。

  司馬遷的人格特質,決定了他用什麼樣的筆觸,來描寫什麼樣的人物。似乎也決定了,他寫什麼樣的人物,會投入多大程度的感情。

  所以,很多人評價司馬遷,不是一個純正理性的歷史學家。司馬遷是一個浪漫的文學歷史學家;或者說,是一個寫歷史故事的浪漫文學家。

  司馬遷愛才,他喜歡有才氣的人。他寫項羽的,是力能扛鼎,才氣過 ;他寫李廣是李廣才氣,天下無雙,自負其能。司馬遷說李廣人高手長,天賦異稟善於射箭。別人怎麼學,都無法超越他。有一次他出外打獵,看到草叢中 一個石頭,他以為是老虎,一箭射出,箭力如神,整個得箭鏃都射入石頭之中。司馬遷寫的這個故事,到了唐朝,詩人盧綸把他寫成了廣為流傳的邊塞詩:林暗草 驚風,將軍夜引弓;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塞下曲》)

  司馬遷寫李廣,寫的是一個戰場上的藝術家。李廣好多次與匈奴的對手遭 遇,李廣都是在發揮他個人的才華、發揮他個人的在戰場上的騎射藝術。好像是在敵我雙方陣營中,都只能看到他一個人的風采。不過,就像是一個藝術家,似乎不 能成為一個藝術公司成功的老闆。李廣作為戰鬥藝術家,並沒有帶來輝煌的開疆辟土的戰果。最後,李廣與大將軍衛青之間發生了矛盾,李廣因為行軍迷路,要被送 去審訊。李廣很感慨,認為自己一生戎馬,到了60多歲,怎麼還可以再去面對刀筆之吏的審訊、甚至是判監服刑的羞辱呢?於是,李廣告訴衛青,行軍迷路完 全是他一個人的錯,與他的屬下無關。李廣終於選擇了自殺,來維持他自己的尊嚴。一代名將,就在這個情況之下,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有趣的是,司馬遷寫當代的名將衛青與霍去病,就沒有這麼多的感情。衛 青與霍去病都是開拓疆土的名將,功勳與官階都比李廣高很多,而且深得劉徹的寵愛。司馬遷形容李廣行軍大漠,缺水缺糧的時候,一定都是以士卒為優先。要讓士 卒喝夠了水、吃飽了,他才會喝水進食,所以士卒們都很愛戴他:

  廣之將兵,乏絕之處,見水,士卒不盡飲,廣不近飲。士卒不盡食,廣不嘗食。寬緩不苛,士以此愛樂為用。(《史記‧李將軍列傳》)

  霍去病剛好相反。霍去病少年富貴,注重享受,皇帝劉徹特地安排了十幾輛的專車,侍奉他的飲食。回軍的時候,自己的軍車剩下了糧食酒肉亂丟,但是士兵都面有饑色。

  驃騎將軍……然少而侍中,貴,不省士。其從軍,天子為遣太官齎數十乘,既還,重車餘棄粱肉,而士有饑者。其在塞外,卒乏糧,或不能自振,而驃騎尚穿域蹋鞠。事多此類。(《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

  衛青與霍去病深得皇帝的寵愛,有一個原因,就是劉徹有個很會唱歌跳舞的寵妃衛子夫,衛子夫就是衛青的姊姊、霍去病的阿姨。司馬遷對於靠著夫人關係而竄紅的人物,似乎沒有什麼感情上的偏愛。

  司馬遷是如何形容大將軍衛青呢?大將軍等於是總司令,是全國最高的軍事長官。司馬遷說衛青是大將軍為人仁善退讓,以和柔自媚於上,然天下未有稱也;就是說衛青:為人仁善退讓,知道如何以柔軟的身段討得皇帝的歡喜。但是天下沒有多少人會稱賞他。

  司馬遷寫衛青與霍去病的傳記,對於這兩位名將作了一個很有趣的總評論。他說衛青與霍去病這兩位將軍,有一個共同的看法,就是都不願意招募賢能、排斥不肖。因為招募賢能、排斥不肖,會引起皇帝的猜忌,做人臣的只要奉法遵職就好。這兩位將軍,都沒有興趣幫助政府引進人才。

  太史公曰:蘇建語餘曰:吾嘗責大將軍至尊重,而天下之賢大夫毋稱 焉,願將軍觀古名將所招選擇賢者,勉之哉。大將軍謝曰:自魏其、武安之厚賓客,天子常切齒。彼親附士大夫,招賢絀不肖者,人主之柄也。人臣奉法遵職而 已,何與招士!’”驃騎亦放此意,其為將如此。(《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

  比較李廣與衛青,李廣是一個失敗的將軍,最後是在軍前哀傷自刎;衛青是赫赫功名,位極人臣。

  但是,司馬遷寫李廣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寫李廣的自殺,廣軍士大夫一軍皆哭。百姓聞之,知與不知,無老壯皆為垂涕。司馬遷寫衛青,卻是以和柔自媚於上,然天下未有稱也

  對於我來說,要如何解讀司馬遷寫李廣、寫衛青霍去病的心境呢?

  我的感想是,司馬遷要說的是,李廣贏得了全天下的心,但是沒有贏得皇帝的心;衛青贏得了皇帝的心,卻沒有得到天下多少人的稱賞。

  司馬遷是否也是替自己,做了個千秋的歷史評價呢?他沒有贏得皇帝的心,但是他終究會贏得天下人的讚賞。

結語

  一個人的人格與個性,會決定他的作品風格。司馬遷是一個悲劇英雄,他 的作品,充滿了悲劇英雄的風格。我們看他寫的《項羽本紀》與他寫的《高祖本紀》,就可以知道,他所喜愛、所敬重的是失敗的英雄項羽;他對於劉邦,似乎是冷 眼看戲,還略帶鄙夷。我們比較他所寫的《李將軍列傳》與《衛將軍驃騎列傳》,就可以知道,司馬遷所喜愛、所敬重、甚至所深深同情的是李廣。他對於衛青、霍 去病,並沒有什麼多餘的感情。

  在功名成敗的評價上,劉邦與項羽的對抗,劉邦是贏家,項羽是輸家。衛 青、霍去病與李廣,其實是有兩代的恩怨。李廣的自殺,多多少少是與衛青有關的;李廣的兒子李敢英勇善戰,為了想替父親報仇,結果是死在霍去病的手上。在功 名利祿的天平上,李廣輸得很慘。但是在司馬遷的筆下,他把他的感情毫不猶豫的給了項羽與李廣。同時,他也冷冷的批判了劉邦、衛青與霍去病。司馬遷寫《史 記》,的確是投入了很多個人的感情。

  悲劇英雄寫悲劇英雄。司馬遷的想法很清楚,雖然他因為他的人格特質而受到了極端的屈辱,但是他所最敬愛、最依戀、評價最高的,還是與他有相同人格特質的悲劇英雄。

(摘自臺灣《歷史月刊》2009258 作者:薛中鼎)
 http://his.tsingming.com/simaqian/Information/3873.htm

論《史記》中項羽的悲劇性格


論《史記》中項羽的悲劇性格 作者:遊ひは終わりだ!│2007-09-09 01:06:57│贊助:6│人氣:2408
壹、前言

西楚霸王─項羽(B.C.232-202),為千古叱吒風雲之英雄,其一生充滿傳奇性及戲劇性,由司馬遷為他撰寫的〈項羽本紀〉就可得之,司馬遷 (B.C.145-86)對他極盡推崇,甚至為不是帝王的他寫下本紀,使他成為《史記》全書中最突出之人物,也因為司馬遷的著力描寫,項羽成了中國歷史上 典型的悲劇英雄。而司馬遷的據事直書,不依成敗論人,使後世的我們能以不同的角度更客觀去看待歷史人物,讓我們不至於因個人的失敗而否定其人。

關於楚漢相爭這段精采的歷史,後世的人當為它寫下一篇篇動人精采的故事,尤其是對於西楚霸王這位傳奇性的人物,更少不了一些穿鑿附會的傳說,如:項羽為重 瞳子 ,有異於常人的帝王之相。此外,在烏騅馬上的英姿及「霸王別姬」 的淒美愛情故事、「破釜沉舟」、「烏江自刎」等都是為人所熟知的史事。歷史上談論項羽的文獻,應以司馬遷所寫的〈項羽本紀〉為首屈,〈項羽本紀〉是司馬遷 傳記文學中的一篇傑作,他透過對項羽一生經歷的記述,不但真實的再現了秦漢之際風雲變幻的歷史畫面,而且也成功地描繪了項羽這一歷史人物的典型性格。「鴻 門宴」更是其中最精采的一段,它是項羽成敗的關鍵。後世研究《史記》的書籍有很多,如韓兆琦《史記博議》就提到《史記》中的〈項羽本紀〉是最能體現《史 記》悲劇精神的篇目之一,項羽所代表的是悲劇精神中的超越精神。而楚漢相爭這段史事,可以說是雙雄間的世紀大對決,因此有許多人喜歡以此段歷史作為傳記文 學的題材,如李約《項羽大傳》就是以項羽為主軸牽引出楚漢相爭的史實,類似的傳記人物書籍還有趙強《項羽》、司馬遼太郎《楚漢雙雄爭霸史》等。蔡雅惠的 〈史記悲劇人物與悲劇精神研究〉中將項羽歸類為性格型的悲劇人物,也就是說項羽的悲劇就是導因於他的性格。此外,還有林聰舜的〈狂飆英雄的崛起與殞落─項 羽論〉 順著歷史的軌跡把項羽的一生作一簡要的描述。值得一提的是,魏聰祺在其文章〈析論項羽「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學」〉裡不否認項羽的性格確實隱藏著失敗的結 果,但對於「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學」這句話,他提出不同的見解,在他的推論中項羽其實是一個稟賦優異,能聞一知十、觸類旁通的人,絕非只是一個空有武力的 莽夫而已。

項羽,是司馬遷筆下最典型的悲劇英雄代表,筆者將透過《史記‧項羽本紀》先對項羽崛起、稱霸到結束霸業的經過作一簡略的描述,並從其中對項羽人格特質及為人處世的態度作一番研究及探討,從中分析出項羽的悲劇性格,為何他會落得如此下場,或許可以從其人格特質中瞧見端倪。

貳、項羽的稱霸

要了解中國史上最悲壯的英雄―項羽在經歷一生的戎馬倥傯後,如何在天命的安排下一步一步走向敗亡的結局,首先將項羽的生平作一探討。

一、年少時期

西元前二三二年,項羽出生於下相(今江蘇省宿遷縣西南)。項家為戰國時代楚國的一個貴族家庭,其祖輩世代為楚國的高級將領,舉足輕重。隨著祖父項燕兵敗為 國殉難,楚王被俘,楚國敗亡,僅存的項羽及其季父項梁可說是背負著「國仇家恨」。於是年僅十多歲的項羽跟隨著叔父四處漂泊,相依為命,支持他們活下去的力 量就是報仇雪恨、恢復楚國江山的決心。懷抱著項家人與生俱有的使命感,項梁對於項羽的教導絲毫不敢懈怠。

關於項羽的年少時期《史記‧項羽本紀》中有這麼一段記載:

項籍少時,學書不成,去。學劍,又不成。項梁怒之。籍曰:「書足以記

名姓而已,劍一人敵,不足學,學萬人敵。」於是項梁乃教籍兵法。籍大

喜,略之其意,又不肯竟學。

透過這一段文字記載,隱約透露出項羽急躁、不耐煩的個性,但也同時可看出他

具有十分強烈的企圖心,而這個潛在的因子影響到他後來霸業的維持。〈項羽本

紀〉云:「籍長八尺餘,力能扛鼎,才氣過人,雖吳中子弟皆已憚籍矣。」 寫出

未來楚霸王的少年英銳之氣,可見他的自信來自於先天上體格的優勢,而對於武

術,雖然他曾說過:「劍一人敵,不足學,學萬人敵。」 但如果不是下過一番苦

功,光靠蠻力又怎麼有能耐讓「吳中子弟皆憚籍。」 史記中這段記載項羽年少

時的學習情形,雖短短幾句,卻有耐人尋味之處。就這樣,原本對自己就存有過

人的自信,加上吳中子弟之畏懼更強化了項羽之自負。《史記》記載:「秦始皇遊

會稽,渡浙江,梁與籍俱,籍曰:『彼可取而代也。』」 項羽之自信在其言談中

表露無遺,而我們也由項羽早年的一件事、一句話,預見其日後的不凡。

二、崛起及稱霸

秦始皇的暴政終於激怒了人民,招來了無窮的禍患,全國上下已經處於一觸即發的狀態。西元前二一0年,秦始皇在南巡的途中因病駕崩,政權落在昏庸的秦二世胡 亥及趙高手上,秦王朝情況可說是雪上加霜。終於在一次的因緣際會下,陳涉、吳廣揭竿而起義,項羽在吳中地區也投入了這場風雲際會的群雄爭霸戰,在這段期間 項羽結識了除項梁外影響他最深的人亞父─范增(277B.C.~204B.C.) ,但卻失去了和他最親近的人─項梁,項梁在定陶一戰殉難,在蒙難之前,項羽都是在項梁的步步為營之下而行事,項梁的死讓項羽的心靈頓時無所依靠,也結下日 後與章邯的仇恨。之後,項羽一直有一個信念─殲滅章邯。西元二0七年,章邯率領秦兵圍困鉅鹿,趙國危在旦夕,項羽見機不可失,眼看報仇雪恨的時機來了,於 是他殺宋義、奪兵權,以破釜沉舟之氣勢化解趙國的危機。正如趙強在《項羽傳》中所說:「鉅鹿之戰的勝利扭轉了歷史走向,使楚軍名冠諸侯,氣蓋群芳。項羽本 人也由此蜚聲中原,在軍界享有崇高的威望,人們敬畏他的果敢和膽略。」鉅鹿一役可以說是項羽奠定霸業的重要關鍵,此戰中項羽剖析鉅鹿局勢,身先士卒,毅然 決然出兵救趙,大敗秦軍,解趙國之危 ,展露了他在軍事上的長才。

之後,章邯歸順,項軍實力大增,項羽儼然是割據一方的霸主,於是他帶兵西進,一路上所向披靡、勢如破竹,就在他準備入關中之際,卻在函谷關前遭到劉邦軍隊 的阻撓,項羽只好進駐鴻門,至此,歷史上氣勢磅礡的楚漢爭霸即引爆開來。「鴻門宴」一事可說是項羽的成敗關鍵,項羽行事充滿了矛盾,有時凶狠殘暴,有時寬 厚待人,可悲的是,在他一生中的關鍵步驟,多半逆道而行,該殺的他心慈手軟;不該殺的卻大施淫威:如他不殺章邯,置叔父之仇於不顧,卻在路過新安時坑殺降 卒二十萬。而在鴻門宴上錯放劉邦,可說他一生中最大也最致命的錯誤,雖然在此宴中項羽確實表現了仁而愛人、光明磊落的性格,他不玩弄權謀,不耍手段,真性 情以對,但和劉邦處處展露機心相比,又未免天真的離譜。此外,項羽進入關中後的種種作為再再地表露出他和土匪無異,讓人十分失望,他「為淵驅魚」使得民心 全歸向劉邦,可說是他另一項錯誤。分封諸侯則是另一項遭人非議之處,由於他的政治觀念非常傳統,只想雄霸一方,由「西」楚霸王這個名號就可得之,他完全沒 有一統天下的決心及計畫,於是他分封諸侯,以為可以相安無事,卻沒想到因他的分封不公而引起部分諸侯不滿,使得戰火疊起,讓劉邦有機可趁。而項羽在一念之 間於鴻門宴上放走劉邦,使劉邦回到關中後勵精圖治「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在韓信及張良等人的策劃下,利用項羽攻齊之際直搗西楚霸王的老巢─彭城,本以為 這次可趁其不備將之一舉殲滅,於是劉邦在進城後反而鬆懈了下來,萬萬沒想到的是項軍各個英勇異常,無不以一擋十,區區三萬的兵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在回程 途中將漢軍打的七零八落,抱頭鼠竄。彭城之戰,項羽用三萬騎兵擊潰了劉邦五六十萬大軍,以寡擊眾,堪稱軍史上的一大創舉。可惜的是,他仍未把握這次機會, 讓劉邦僥倖脫逃。

三、烏江自刎

劉邦回到滎陽後便與項羽展開一場你攻我打的拉鋸戰,互不相讓,於是從西楚霸王三年(204B.C.)四月到四年(203B.C.)八月,項羽率領大軍在滎 陽一帶與劉邦對峙將近一年半的時間,就在雙方疲勞厭戰時,項羽和劉邦決定和解,於是雙方約定以鴻溝為界,平分天下。就在項羽以為無後顧之憂而想安穩地當他 的西楚霸王時,劉邦並不甘於只作漢王,於是在張良及陳平的建議下公然叛約追擊項羽。項羽在毫無準備下受到劉邦的偷襲,勢單力薄,寡不敵眾,被逼退至垓下, 至此,項羽已經陷入絕境,在四面楚歌中,他後悔鴻門一宴錯放劉邦,留下後患,於是懷抱著最後一絲希望,帶領八百騎兵由垓下突圍,一路殺到烏江,然回頭一 看,只剩下二十八位騎兵,欲率領這些僅存的騎兵渡烏江時,項羽突然改變主意,仰天長笑,曰:

天之亡我,我何渡為﹗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縱彼不言,籍獨不愧於心乎﹖

話一說完,於是將心愛的烏騅馬賞賜給亭長,並在力戰一陣,殺漢軍數百人後,

自刎而死。千古英雄,一世豪傑─項羽難逃局勢的逼迫、天命的安排,於烏江

結束他短暫卻絢爛的一生,徒留自編的千古絕唱供後世憑弔: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

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狂飆英雄項羽臨死時是那樣地不畏懼,他不需要別人的憐憫,說他負氣也好,真性情也對,他不讓別人操縱他的命運,於是以那樣悲壯的方式為生命畫下句點,留下無限的感慨。後世的杜牧有詩云:

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

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

顯示出作者對於項羽蓋世才氣的肯定,但對於項羽未能忍辱渡江重建霸業而感到無限惋惜。

參、項羽的悲劇性格

透過司馬遷的描寫,可以發現項羽個性上充滿著矛盾和衝突,他重情重義,所以他欣賞樊噲這樣子的壯士,卻因一時婦人之仁而錯失殺劉邦的良機;他驍勇善戰,卻 忽略團隊精神,或許是因為他先天上對於武術的天份讓他睥睨天下、目空一切,因此造成他剛愎自用的性格,難和他人共事。不善於用人,又聽信讒言,韓信、陳 平、黥布等原本都是項羽的部下,但後來卻一個一個的離開項羽轉而投奔劉邦,就連身邊唯一的親信─范增也求去,孰不知這些不為他所用的人正是將來在軍事上徹 底毀滅他的人。少了智囊團在身邊的項羽,對於稱霸後的局勢無法掌握,也沒有一個完整的規劃,他只想當霸王卻沒有統一全國的想法,他的政治思考還停留在一個 傳統的觀念裡,他分封諸侯,卻沒有完善的規劃,造成諸侯叛變,讓劉邦有機可趁,終於將自己陷入絕境中。韓兆琦在《史記博議》中形容項羽是一個頂天立地的英 雄,卻同時也是一個鼠目寸光的庸人;有時有龍飛鳳舞之雄姿,有時又愚蠢昏庸的像一頭驢子;有時寬厚仁慈,有時又暴戾凶殘的令人髮指,這樣的形容將項羽矛盾 的一面表露無疑。以下歸納出項羽個性上可議之處:

一、殘暴凶狠、好殺成性

項羽第一個致命的弱點在於他殘暴的個性。在儒家的觀點中理想帝王是建立在聖賢的形象之上,也就是所謂的仁者,因此有仁德的君王往往比雄才大略、向外征伐的 君主更受人景仰,也許是因為中國人酷愛和平的天性使然,因此,歷史上像紂王及夏桀這樣的暴君是人民唯恐避之不及的,就連戰功彪炳的漢武帝也因為「好戰」而 不得仁君之稱。隨著時空的轉變,歷史也不斷地改變,但民心之所歸始終在於「仁」,而項羽的個性中存在著「好殺」的因子,可預見的是他走向的路是千古不變的 法則─滅亡。在〈項羽本紀〉中我們看到許多項羽好殺的史實,更可說明其性格中所存有的暴戾因子,以下分點說明之:

(一)阬殺降卒

在秦帝國敗亡後,人民剛從水深火熱的生活中掙脫,所希冀的乃是能出

現一位仁君並得其安撫與領導,但項羽似乎未能體察百姓的心思及期盼,他雖然順勢消滅了暴秦,但無法應對緊接而來的新局勢,因此,只要有任何風吹草動,或妨 礙其成就霸業的,均訴諸於武力並設法剷除。《史記》中記載了一段他初起時攻襄城的情形:「項梁前使項羽別攻襄城,襄城堅守不下。已拔,皆阬之。還報項 梁。」短短的幾句話,一個「阬」字,讓人心驚膽跳,而在他降服了章邯,準備進入關中,路過新安時,鑒於無法揣測降軍的心理,因此也全部予以殲滅。《史記》 記載:

項羽乃召黥布、蒲將軍計曰:「秦吏卒尚眾,其心不服,至關中不聽,事必危,不如擊殺之,而獨與章邯、長史欣、都尉翳入秦。」於是楚軍夜擊阬秦卒二十餘萬人新安城南。

他的心態是趕盡殺絕的,完全沒有嘗試作任何努力去安撫這些士卒。此外,也可

以看出他目光短淺、短視近利的心理,在當下他只想到這些士兵若不心悅誠服,

對他將來是一大阻礙,但他沒有想過倘若妥切地安撫這些降卒,對於軍隊的兵力

將增強許多,或許急於消除反側的心使他無法作利害關係的權衡,而基於斬草除

根的直接想法使他往往在打敗敵人之後,進行大規模屠殺,他不了解人民的力

量,「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正是他失敗的最佳寫照。

(二)屠咸陽、殺子嬰、燒秦宮

一開始的時候,項羽曾主動請求和劉邦一道西進攻秦,可是楚懷王卻安排他協助宋義救援趙國,並與諸將約:「先入定關中者王之。」在此我們無法斷定楚懷王是否 有私心存在,畢竟將項羽及宋義先調去援趙,而讓劉邦先行西進這樣的安排原本就對項羽有失公允了,而楚懷王作這樣的安排乃有其考量。當時楚懷王考慮先遣誰入 關中時,一些老將對項羽提出批評:

懷王諸老將皆曰:「項羽為人剽悍猾賊。項羽嘗攻襄城,襄城無遺類,皆阬之,諸所過無不殘滅,且楚數進取,前陳王、項梁皆敗。不如更遣長者扶義而西,告諭秦父兄。秦父兄苦其主久矣,今誠得長者往,勿侵暴,宜可下。今項羽剽悍,今不可遣。獨沛公素寬大者,可遣。」

由此可見,項羽殘暴的個性大家心知肚明,如果他先行入關,不免又是一場生靈塗炭。他不思收攬民心,只想以暴力征服天下,尤其在入咸陽後之所作所為果然與諸 老將擔心的一樣,他大肆搜括、殺戮,令人不寒而慄。《史記》描述了他進入咸陽的情形:「居數日,項羽引兵西屠咸陽,殺秦降王子嬰,燒秦宮室,火三

月不滅;收其貨寶婦女而東。」 如果秦始皇的「焚書坑儒」對中華文化而言是一大災難,那麼項羽的「火燒阿房宮」跟他比起來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他一把火燒掉的不只是一棟建築物,而是一個 對後世而言非常重要的文化資產。他只想藉著這把火將自己心中對秦朝的仇恨給燒盡,他耳裡聽見的不是人民的哀嚎聲而是自己得意的咆哮聲;遍地瓦礫、斷垣殘 壁,大火整整燒了三個月,咸陽城從昔日的繁華景象到如今的斷垣殘壁,咸陽人民看在眼裡,怎不痛心、感慨呢?但對於已被復仇之心矇蔽的項羽而言,眼前的一切 正是自己打敗秦朝的表徵,是獻給項梁及楚國最好的祭品。詩人杜牧曾在〈阿房宮賦〉中感嘆當時項羽的行為:「獨夫之心,日益驕固。戍卒叫,函穀舉,楚人一 炬,可憐焦土。」

在當時,曾有遊說者 向項羽諫言,對於他火燒咸陽城一事做了一番批評。然而正為自己的作為得意不已的項羽如同被澆了一盆冷水,盛怒之虞,又因遊說者所說:「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 一言而暴跳如雷。就這樣,遊說者落了個烹死的下場。

(三)殺義帝

當初范增提議立義帝是為了能使反秦組織有個聚集的中心,且義帝尚能安撫民心,為精神的依歸。然而,當初立義帝的想法並不是出自項梁及項羽的本意,因此義帝 的存在對項羽而言猶如「芒刺在背」,而這根刺好像無時無刻都在提醒他為人臣之身分。這種如履薄冰的君臣關係在項羽分封諸侯,得到大半江山後更為緊繃。果 然,在急欲稱霸之驅使下,他首先必須消滅眼前最大的阻礙─義帝。而項羽原本就對義帝先遣劉邦入關之事耿耿於懷,於是心懷怨恨的項羽起了殺機,用計除掉義 帝,犯下了為人臣最不可饒恕的「弒君之罪」。也為劉邦提供了號昭天下,討伐項羽的藉口 ,留下無窮後患。

項羽的殘暴好殺顯示出他的不仁不智,更使他不得民心,凡是只要對己不

利,即予以剷除,而一出手便是趕盡殺絕,他的大片江山建立在自己血腥的雙手上,也在這雙手中結束,正如孟子所言:「桀、紂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二、性格直率、感情用事

項羽出生於武侯世家,其祖輩世代均為大將軍,而他一生也都在軍旅生涯中度過,因此,在他身上有著濃厚的軍人氣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造就了項羽重情重義、 善良率真的真性情。然而,在險惡的政治鬥爭中,他的真性情往往在關鍵時刻左右了他的決定,淪為感情用事,進而造成無法彌補的遺憾。從這點看來,他的真性情 反而流於天真,成為他的致命傷。

(一)「直」與「曲」

說到項羽個性中的「直」就必須與劉邦的「曲」作比較。項羽的「直」─迅速、簡單、不變,是心口如一,他心裡所想的往往會立即表現在臉上或是行為上。《史 記》記載:有一次秦始皇遊會稽渡浙江,項羽看見秦始皇經過時,說了一句「彼可以取而代之也。」當時的項羽不過是一個二十歲的毛頭小子竟說出如此狂妄自大的 話來,莫怪項梁馬上掩其口,曰:「勿妄言,族矣!」從這裡可以看出項羽的直心快語。反觀劉邦所說;「大丈夫當如是耳。」不過是常人的反應罷了!我們由項羽 後來之作為來看,雖然當時只是隨口說的一句話,卻也逐漸地應驗了。此外,他也常常表現出率真、隨性的個性,《史記》有這樣的記載:

行略定秦地。函谷關有兵守關,不得入。又聞沛公已入咸陽,項羽大怒,使當陽君等擊關。

沛公左司馬曹無傷使人言於項羽曰:「沛公欲王關中,使子嬰為相,珍寶盡有之。」項羽大怒,曰:「旦日餉士卒,為擊破沛公軍!」當是時,項羽兵四十萬,在新豐鴻門,沛公兵十萬,在霸上。

是時,漢還定三秦。項羽聞漢王皆已并關中,且東,齊、趙叛之,大怒。

像「怒」這樣的字眼,在〈項羽本紀〉中處處可見。他的反應永遠是最直接的,

人家說的話順了他的意,他就會十分開心;相反的,若聽到逆耳之言,他就會暴

跳如雷,韓生就是在項羽一怒之下遭到烹殺 。因此,因為他的一頓脾氣而壞了

大局的情況,時有所見。

(二)鴻門宴

影響項羽極大的關鍵之會─鴻門宴,就是項羽的隨性而種下的敗果。在鴻

門宴中,項羽錯失殺劉邦的機會,將范增縝密的計畫完全給破壞,留下無限悔恨。或許我們可以說:項羽基於惜才愛才的心理,所以他讚賞樊噲這樣大無畏的壯士。 從另一方面來看,也可以說他在樊噲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充滿了坦率、不畏懼。就這樣他有意無意地縱容了樊噲的行為,無視於范增的提醒,一再地任由機會從身 邊溜過,他原本的率真變成了感情用事,終於釀成了大錯,難怪范增感慨地說:「唉!豎子不足與謀。」

綜觀項羽一生,可以發現他是個個性再直率不過的人。他一生中幾乎不用心機,總是直來直往,快言快語,速戰速決,但這樣的項羽一碰上擅於掩飾自己情緒的劉 邦,注定是要吃虧了。劉邦太會演戲,必要時,他可以不顧一切放下身段,像鴻門宴時的卑屈;他可以虛情假意,與韓王送往迎來;到了漢中,他可以隱藏自己的本 意,「財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幸」。和項羽光明磊落的行為比起來,劉邦的小人行徑是相當令人不齒的,他耍心機、玩手段,完全不符合一個大丈夫所應有的作為。 但如果從不同的角度來看,劉邦是一個能屈能伸的漢子,他的「曲」是─壓抑、隱忍、掩飾,甚至是完全的表裡不一。你永遠無法猜到劉邦腦子裡打的是怎樣的算 盤,但項羽在想些什麼,他的部下、敵人可是一清二楚。陳平在項羽的陣營時,曾形容劉邦「像隻老狐狸,善於隱藏利爪利齒」。因此劉邦總是不與項羽正面衝突, 當項羽想找劉邦單挑時,為了明哲保身,他說:「吾寧鬥智,不能鬥力。」 於是,劉邦寧可被齒笑為孬種,也不讓自己暴露在危險之中。就這樣,縱使再狂妄的獅子最終還是得敗在狡詐的狐狸之下。

所謂「大丈夫喜怒不形於色。」但項羽直率的個性不斷地支配著他的行為,所以項羽給人的感覺是一眼就能看透,很容易陷自己於危險的境地中。因此,楚漢相爭的 結局,我們不感到意外。一個將自己弱點完全暴露在敵人眼前的人是注定失敗的。蘇軾在〈留侯論〉中對楚漢相爭的勝敗提出了自己的見解:

觀夫高祖之所以勝,而項籍之所以敗者,在能忍與不能忍之間而已矣。項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戰百勝,而輕用其鋒;高祖忍之,養其全鋒,以待其弊,此子房教之也。

他點出了項羽失敗的原因,正好為項羽的個性下了最好的注解。

三、剛愎自用、聽信讒言

項羽乃楚舊貴族出身,雖然楚已亡國,但身為貴族的驕傲及尊嚴卻抹不去。一身的傲骨,加上與生具有的軍事長才,亂世英雄─項羽的形象儼然而生。

在戰亂的時代裡,將領的存在不僅僅是一個指揮者,更重要的是為士卒們的精神寄託,因此,士兵是以崇拜英雄的心態來看待自己的將領。項羽,氣力過人、威武昂 揚,堂堂八尺之軀,力能扛鼎,很顯然地,項羽具備了作為一個英雄所需的外在條件。但項羽令人懾服的地方,除了外在條件的優勢外,更重要的一點是他在作戰 時,總是能一馬當先、奮勇殺敵,並與部屬同進退。司馬遼太郎在《楚漢雙雄爭霸史》中提到:「身先士卒的勇者氣魄,是項羽所以能令眾人信服的重要特質。」宋 義也曾用「猛如虎」來形容他,十分貼切。此外,項羽的戰果豐碩,他出生入死、殺敵無數,驍勇善戰的氣概叫人心折,因為這樣的特質,項羽表現於外的形象是可 靠的,因此整個軍隊可以說是十分依賴他。這樣的項羽,裡裡外外可說是佔盡了一切優勢,但怎會敗在一個草莽之徒─劉邦手裡呢﹖儘管劉邦的殺敵能力及武功方面 與項羽比起來遜色很多,但劉邦卻同樣能收拾軍心,贏得部卒對他的崇拜及信賴。他們兩人之間最大的差別在於─領導、統御的能力。

(一)抑制謀臣

項羽很自負,對於自身的能力總是信心滿滿,尤其是他的子弟兵們對他更是極度推崇。能力在己之下的眾士兵對項羽而言,絲毫不具威脅感,他對於這些陪他出生入 死的士卒常流露出體恤之情。韓信曾謂項羽:「見人恭敬慈愛,言語嘔嘔,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飲。」由此可見項羽「仁而愛人」的一面,只是,這樣的態度只限於 對待士兵罷了!項羽猜忌心很重,尤其是對他的謀臣們。他自己相當清楚,謀略的應用是他較弱的一面,但自尊心極強的他不容許自己承認這個弱點的存在,於是他 打從心理否認謀臣的重要,更甚者,他用自身的權力抑制謀臣的發展,因此,在項羽眼中有功勳的人就是在戰場上出生入死的勇將們;至於在後方運籌帷幄的幕僚 們,他則完全不屑一顧。陳平曾說過:「項王不能信人,其所任愛,非諸項即妻之昆弟,雖有奇士不能用。」 韓信及陳平就是看透了項羽的為人後,知道自己得不到項羽的重用,所以只得另外尋找可以賞識他們的伯樂。

(二)猜忌賢能

明顯地,項羽不能知人善任,他妒忌賢能,有用之士不能適得其所,紛紛投靠他營。原本在他身邊的人一一離去後,他毫無警覺心,讓劉邦得以利用項羽個性上的弱點,運用反間計,使項羽誤信讒言。〈陳丞相世家〉載陳平獻計於高祖曰:

彼項王古鯁之臣亞父、鍾離味、龍且、周殷之屬,不過數人耳。大王誠能捐數萬斤金,行反間,間其君臣,以疑其心。項王為人意忌信讒,必內相誅,漢因舉兵而攻之,破楚必矣。

果然如預料,軍中大將鍾離味被離間,項羽從此不用他。之後,就連身邊最重要的軍師范增,也因為受到項羽的懷疑而以「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為之。願請骸骨 歸」之理由求去。反觀劉邦:具有察納諫言的雅量,因此他能禮賢下士,更因為他自知自身能力不夠,因此他懂得擅用謀士來彌補自己的不足。《史記》記載劉邦和 臣下討論自己得天下和項羽失天下的原因:

高起、王陵曰:「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與天下同利也。

項羽妒賢嫉能,有功者害之,賢者疑之,戰勝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

高祖曰:「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餽饟,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

就這樣,項羽不但剛愎自用,又因耳根子軟,容易誤信讒言,能仁之士皆不為所用。從此,劉軍陣營人才濟濟,而項軍陣營人才缺乏,能帶兵出戰的人只剩項羽一人。一人軍隊,後繼無力而節節敗退是必然的。這樣的結果是項羽始料未及的。

四、自恃甚高、冥頑不靈

項羽可說是史上難得一見的勇者,他具有令人望而生畏的偉大氣魄。若說一生當中有什麼是他奉為信仰的,應該就是武力吧!在他的眼中沒有什麼是武力解決不了 的。當然,他有這樣的自信主要來自於本身具備的作戰長才,這也是他一直引以為傲的,但自信過度膨脹的結果,卻造成了他孤高自傲、目中無人的性格。

(一)恃才傲物

項羽天生的武人,依恃氣力甚重,他相信只要仗著武藝,便能所向披靡。因此,他總是認為自己高人一等,認為別人都不如自己,所以什麼事都喜歡親事親為,他認 為只有自己做事是最完美。然而,一個凡事皆以自我為中心的人,別人自然難與他共事,這也是為何他會落得眾叛親離的原因之一。范增經常提醒他除了武術的修為 外,在謀略的應用上也應有所精進,但項羽並不這樣認為,他覺得謀略不過是一些瑣碎的枝微末節罷了!他總以為戰場上是以氣力見真章,徒有智謀根本不足以取 勝!這種似是而非的謬論常讓范增覺得生氣但又莫可奈何。從這裡也可看出項羽冥頑不靈的一面。

項羽這種自以為是的性格也深深地影響他待人處事。項羽崇拜勇者,因此他極度推崇有此特質的人,例如,樊噲。他更以此為「人之價值」的衡量標準,於是,在他 主觀的認定下,有價值的人當是像他一般的人。每當論功行賞的時候,就是以他這套標準作為行賞的依據,因此,幕後的謀臣是怎麼樣也比不上效命沙場的武將們。 換句話說,項羽的自信、高傲是來自於刻意貶低他人的結果。

(二)非戰之罪

項羽可以說是一個相當有原則的人,但太過於有原則反而顯得頑固。每當有人向他進言,只要與他想法不合,無論好壞,他絕不採納。當初有人勸項羽定都咸陽,但短視近利的項羽以極為荒謬的理由拒絕了。《史記》記載:

人或說項王曰:「關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饒,可都以霸。」項王見秦宮室皆以燒殘破,又心懷私欲東歸,曰:「富貴不歸故鄉,如衣繡夜行,誰知之者!」

從起兵到稱霸,項羽爭戰沙場幾乎無往不利,短短幾年間就達到了巔峰。年紀輕輕就鋒芒畢露造成他狂妄、不知收斂的個性。而「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的極端 性格更使他往往只憑一己之喜惡行事。在他的世界中只有黑與白,沒有所謂的灰色中間地帶,凡事沒有商量餘地。換句話說,不知變通、冥頑不靈,這樣極端的性格 逼得他最後選擇以自刎的方式結束生命。《史記》中記載了一些項羽被圍困時所說的話:

吾起兵至今八歲矣,身七十餘戰,所當者破,所擊者服,未嘗敗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於此,此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

項羽直到最後依舊沒有想通自己為何會失敗,還怪罪老天爺不給他機會。《史記》太史公曰:

及羽背關懷楚,放逐義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難矣。自矜功伐,奮其私智而不師古,謂霸王之業,欲以力征經營天下,五年卒亡其國,身死東城,尚不覺寤而不自責,過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豈不謬哉!

司馬遷的這段話明白地點出項羽失敗的原因。

一個人的性格就像一雙無形的手,牽引自己踏上命定的軌道上,而項羽一生被自己的性格給羈絆,正好驗證了這句話。

肆、結語

朱光潛說:「悲劇人物一般都有非凡的力量,堅強的意志和不屈不撓的精神,他們常常代表某種力量或理想,並以超人的堅決和毅力把它們堅持到底。」柯慶明也曾 提到悲劇英雄所表現的情性是:「一種對強烈的自我意識、以及絕對強烈的自我塑造,自我完成的渴求與意志。」項羽性格中有著悲劇人物所無法抗拒的命運,因 此,他剛愎自用、冥頑不靈,他堅持自己的人格尊嚴,執著於自己的人生,依自己的方式活著,這種固執往往容易在他遭遇苦難時,使他的身心受到極大的折磨,甚 至失敗的命運。然而,若不能依自己希望的方式活下去,他是寧願犧牲生命也不願苟活,所以他選擇以自刎結束自己的生命,或許這就是項羽身為悲劇英雄的無奈。

「力拔山、氣蓋世,何等英雄!」從崛起到稱霸,短短幾年間,項羽像一陣旋風橫掃過秦末之際。太史公曰:「羽非有尺寸乘孰,起隴畝之中,三年,遂將五諸侯滅 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號為『霸王』。位雖不終,近古以來未嘗有也。」最後他雖沒能完成霸業,不過,在司馬遷的著墨之下,狂飆英雄的形象仍生 動鮮明的留在後人心中,我們可以說:「項羽失去了天下,卻得到了歷史。」他像流星般一閃而逝,留給後人無限的唏噓與感嘆。南宋詞人李清照詩云: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於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項羽一生的行事作風為其個性左右,不肯「過江東」正是他拗執的性格使然,卻意外地表現出他的英雄氣節,為他的形象增添了更多的悲劇色彩。



參考書目

一、專書

1.朱光潛《悲劇心理學》(台北:駱駝出版社,民國82年)

2.沈永嘉《項羽傳》(台北:益群出版社,民國81年1月)

3.周虎林《司馬遷及其史學》(臺北:文史哲出版社,民國67年5月初版)

4.柯慶明《境界的探求》(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73年)

5.范文芳《司馬遷的創作意識與寫作技巧》(臺北:文史哲出版社,民國76年5月初版)

6.張高評主編《史記研究粹編》(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民國81年4月初版)

7.楊家駱主編《新校本史記三家注并附編二種》(台北:鼎文書局,民國88年6月11版)

8.楊燕起、陳可青、賴長揚編《歷代名家評史記》(臺北:博遠出版有限公司,民國79年2月)

9.趙強《項羽》(台北:文津出版社,民國83年9月初版)

10.蔡信發《話說史記─歷史興衰勝負的癥結》(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民國84年10月初版)

11.韓兆琦《史記博議》(台北:文津出版社,民國84年11月初版一刷)

12.瀧川龜太郎《史記會注考證》(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民國80年7月)



二、期刊論文

1.吳佳芬〈不嗜殺人者能壹之─讀項羽本紀有感〉(《中國語文》第81卷第6期,民國86年12月)

2.李文平〈霸王之心─談「史記」中項羽之心理分析〉(《歷史月刊 》第78卷,民國83年7月)

3.林聰舜〈狂飆英雄的崛起與殞落─項羽論〉(《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21卷第8期,民國77年8 月 )

4.賴漢屏〈破釜沉舟義無反顧─鉅鹿之戰的輝煌勝利〉(《明道文藝 》第234期,民國84年9月)

5.賴漢屏〈鴻門宴上的明爭暗鬥─史記評賞〉(《明道文藝 》第233期,民國84年8月)

6.魏聰祺〈析論項羽「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學」〉(《國教輔導》第10期,民國85年6月)

7.魏聰祺〈論項羽及宋義對鉅鹿之戰的戰略分析〉(《國教輔導》第35卷第5期,民國85年6月)

8.譚潤生〈讀史記─鴻門宴〉(《中國語文》第81卷第3 期,民國86年9月)





-------------------------------------------------------------------------------------------------------

由龍與圖騰看劉邦



  如果人是萬物之靈,那麼龍就是萬靈之靈。





  早在有歷史以前的新石器時代,距今三千年到六千年前的中國各地,不約而同的出現龍形器物或圖案:河南濮陽的仰韶文化有用蚌殼接塑的龍,山東半島的龍山文化有夔龍圖案,內蒙、東北、河北一帶的紅山文化有玉石琢磨的鉤形龍,四川三星堆有龍圖案的銅器……。





  龍的造形各依時代、地區而有差異,但大體歸納之後,可以發現龍的造形特徵在於角似鹿,頭似駝,眼似兔(或似蝦),頸似蛇,腹似蜃(或似蛇),鱗似魚,爪似鷹(或似鳳),掌似虎,耳似牛(或似象),鬚似人。





  龍是經由人類意識加以物化、神化、靈化的傑作。遠古人類各有崇拜的圖騰,分別存在於水、陸、空三界,而龍則是圖騰的集合體;所以龍形器物或圖案的出現並非偶然,而是經由人口互動、信仰融合,文化交流、乃至於民族摶成的結果。





  龍既是圖騰的集合體,它的組合基件又來自於水、陸、空三界,凡是組合基件所具有的靈異能力,龍必然兼而有之。所以龍遇水能游,騰雲能飛;可以潛藏黃泉之下,可以翱翔九天之上;興雲布雨,靈力無邊;不見首尾,莫測高深;順勢而為,亦剛亦柔;應變有道,能屈能伸。





  但是,龍絕對不是單獨存在的,必須有所憑藉才能大顯威靈,必須遇水才能游泳,必須騰雲才能飛翔。另外,龍之所以是眾靈之靈,是因為龍集合了眾圖騰的靈 力;沒有鷹圖騰的靈力,龍無法飛翔九天;沒有魚圖騰的靈力,龍無法潛游江海;沒有駝圖騰的靈力,龍無法忍辱負重;沒有鹿圖騰的靈力,龍無法顯示高貴;沒有 蛇圖騰的靈力,龍無法蛻變包容;沒有兔圖騰的靈力,龍無法明察秋毫;沒有牛圖騰的靈力,龍無法洞察先機;沒有虎圖騰的靈力,龍無法威震四方。沒有蜃圖騰的 靈力,龍無法吞吐雲霧。最後,如果沒有人鬚,將無法象徵雄性尊長的威嚴。





  如果以龍與圖騰的觀點來剖析劉邦,真的是符節相應,絲毫不爽。





  劉邦受呂公賞識,而與呂氏成親,是因為劉邦相貌高貴。





  劉邦由亭長而沛公而漢王,然後貴為天子;由數十、百人的群眾,逐漸吸附收編,加上不斷招降納叛,最後則統一天下。這是因為劉邦能夠隨機蛻變,能夠洞察時勢。





  鴻門之宴,劉邦登臨謝罪,暫時免去一場浩劫,這是因為劉邦能夠明辨利害,委曲求全。





  彭城失利,劉邦重整旗鼓;項羽以劉邦之父太公的生命作威脅,劉邦不為所動。這是因為劉邦能夠忍辱負重,屈伸自如。





  除了以上的人格特質,嚴格說來,劉邦並沒有任何的專長。劉邦自認為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不如張良;率兵百萬,攻城掠地,不如韓信;後勤運補,無虞匱 乏,不如蕭何。可見劉邦沒有馳騁戰場的軍事天分,沒有陣前籌謀的設計天分,沒有後勤補給的管理天分;但是他能夠包容,能夠集合眾人之所長,在眾人規劃之 後,他的確能夠作出明智的決策。所以劉邦是以他人的專長為專長,以他人的能力為能力,他所擁有的是集合、組織,與最後的決斷力;張良、韓信、蕭何被劉邦所 用,道理就在這裡,其他像陳平、樊噲、酈食其、陸賈、曹參、周勃等人也都是如此。





  劉邦面臨秦帝國的分崩離析,順應時勢,才有機會崛起;風雲際會,掌握人才,才能一統天下。龍也是遇水逢雲,才有機會展現身手;也是集合眾圖騰之後,才 能大顯龍威。所以,劉邦不容拆解,否則只是張良、韓信、蕭何、陳平……而已;就像龍也不容拆解,否則只是鹿角、駝頭、鷹爪、虎掌……而已。





  劉邦的生涯之中,有許多不同的生命形態,而龍本身也有起伏不定的生命形態。如果借用《易經》的世俗意義來解構劉邦的生涯,也與龍的生命形態若合符節。





  劉邦由一介平民而為亭長,本身無所作為,後來釋放刑徒,逃亡於山澤之間,這是《易經‧乾卦‧初九爻辭》所謂的「潛龍勿用」。雖然劉邦有一段真龍變生的傳奇背景,但是時機尚未成熟,仍是受困的潛龍,無法一顯龍威。





  公元前二○九年,四十八歲的劉邦被推戴為「沛公」,這是《易經‧乾卦‧九二爻辭》所謂的「見龍在田」。由此時起,劉邦已下定決心,手執反秦的大旗,有機會與項梁、項羽,及風起雲湧的各路英雄合作,正式逐鹿天下。





  劉邦於公元前二○六年入關,抵達霸上,在此之前,是《易經‧乾卦‧九三爻辭》所謂的「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的時期,也就是朝夕經營,遭逢危險考驗 的一段戎馬生涯。劉邦先是響應陳涉,投靠景駒,而後依附項梁;一直到項梁戰死,楚懷王心與諸將相約,命劉邦西進關中,劉邦才開始獨立作戰。在此期間,劉邦 戎馬未曾休歇,一直在戰戰兢兢的狀態下以戰養戰,最後有驚無險,拔得頭籌,進入關中。





  劉邦入關不久,項羽隨即駐兵鴻門,直入咸陽,而後分封天下,劉邦則被封為「漢王」。這一刻是項羽叱吒風雲,不可一世的一刻,卻是劉邦不得不先作沉潛的 時刻;由此時開始,劉邦養精蓄銳,而後重回關中,再入中原,與項羽鏖戰,這是《易經‧乾卦‧九四爻辭》所謂「或躍在淵」的時期。





  項羽撕毀「先入關者稱王於關中」的約定,將偏遠的巴、蜀、漢中三郡封給劉邦,又將關中一分為三,分別封給秦軍三個降將,目的在堵塞劉邦重回關中的希 望。但是劉邦在漢中休養生息之後,重用韓信,於是由蕭何主持後勤,韓信負責作戰,劉邦「暗渡陳倉」,又重回關中,並佔有大部分關中的土地。接著,劉邦出武 關,經過無數次的縱橫捭闔,與一連串的戰役,劉邦與項羽已經旗鼓相當,平分秋色;然後鏖戰於滎陽,對峙於廣武,最後楚、漢各已兵疲馬困,雙方就議定以鴻溝 為界,天下於是一分為二,各屬楚、漢。此時(公元前二○二年)的劉邦,在被封為漢王之後,又經歷了四年的軍旅生活,已經掌握了大半的天下,就像即將從淵壑 之中騰躍而出的真龍,只差項羽在眼前作梗,否則就功德圓滿了。





  公元前二○二年,項羽在議和之後,隨即整飭軍馬,向西楚國都彭城開拔。這時的劉邦則接受張良、陳平的建議,毀棄和約,預備殲滅項羽。在重賞韓信與彭越 之後,劉邦率領諸侯聯軍,於當年的十二月,會師垓下,重創楚軍;而項羽雖然在四面楚歌的重圍中脫困而出,最後還是自覺無顏再見江東父老,就自刎於烏江之畔 了。由此時開始,就是《易經‧乾卦‧九五爻辭》所謂「飛龍在天」的時刻,因為劉邦強敵已經拔除,天下已經統一,不久之後,更在諸侯、功臣的推擁下,於定陶 登基為皇帝。等到長樂宮落成,在叔孫通制訂的朝儀烘襯下,劉邦喜形於色的說:「吾迺今日知為皇帝之貴也。」劉邦一世的尊貴與榮耀,在此時此刻達到了極點。





  但在享有人世極榮之後,「飛龍在天」的劉邦隨即步入《易經‧乾卦‧上九爻辭》所謂「亢龍有悔」的生命形態。先是異姓諸侯紛紛叛變,劉邦又重披戰袍,御 駕親征。雖然戰績輝煌,異己逐一消滅,但是一來,劉邦曾誤判敵情,出擊匈奴,結果狼狽而回;二來,晚年因寵幸戚夫人,想改立戚夫人所生的劉如意為太子,但 是呂后坐大,從中作梗,劉邦竟無法如願,心中自然怏怏不樂;三來,在征討英布時身受箭傷,竟然不願就醫,甚至謾罵:「吾以布衣提三尺劍取天下,此非天命 乎?命乃在天,雖扁鵲何益?」最後,就因箭傷不癒,在公元前一九五年告別人寰,結束了真龍變生的一世傳奇。





  劉邦的「龍傳奇」經過解構之後,企業經營者可以獲得一些啟示。劉邦是中國第一個平民出身的皇帝,以「龍傳奇」效應統一天下;而企業經營者只要建立具有 認同感的企業識別系統,巧於形象包裝,並且順應時勢,結合資源,網羅人才,善用組織與決斷,也可以白手起家,追求極致,達到巔峰。





  同樣的,從政者也可以透過劉邦得到啟示。劉邦固然粗鄙無文,但是他可以廣開言路,接納訊息,尤其重要的,劉邦在統一天下之前,一直有與人分享利益的表現。所以從政者務必打破習慣領域,廣泛諮詢外在訊息,以組織力量共同創造大餅,然後利益均霑。





  本書以《變色龍劉邦》為題,並不是指劉邦為爬蟲類的「變色龍」,而是借用「變色龍」順勢變化,伺機而動的生態特質來解析,畢竟真龍變幻無窮,豈止能夠變色而已。





  成書倉促,不免唐突古人,疏漏之處,勢必所在多有,尚望各方賜教。蘇君明輝惠我良多,謹此申謝。





  陳正榮 謹序

引用網址:http://home.gamer.com.tw/TrackBack.php?sn=492329